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于婴幼儿,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偶见于同胞兄妹中,提示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遗传性疾病。仅不足10%患者有家族史 其余多数患者呈散发性。1/3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余为隐性遗传。通过连锁分析揭示患者可能与C-Kit原癌基因突变和(或)SI基因突变有关。血浆和尿中的红细胞生成素增高,经检测患儿血浆中的红细胞生成素不存在质的异常,但将红细胞生成素与骨髓细胞一起孵育,前者对幼红细胞分化无促进作用。在骨髓细胞培养时若加入白细胞介素-3则可使红细胞分化,因而认为红细胞系的定向干细胞存在质的异常。

  (2)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获得性又可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获得性纯红再障:通过免疫检测发现本症患者体内存在一组自身抗体(IgG),分别具有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促红素抗体)、抑制幼红细胞分化增殖(抗幼红细胞抗体)和抑制血红蛋白合成(血红蛋白合成抑制因子)等抑制活性。病人血浆能抑制正常人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集落形成,也可证实病人血浆中存在此类抑制活性。因红系造血细胞分化抑制,又导致继发性铁代谢异常。由于导致免疫球蛋白抑制物产生的原因不明,故称为原发性纯红再障。

  (2)继发性获得性纯红再障:本病继发于多种不同疾病,表现为单纯红系造血严重抑制的一组综合病征。已有几十种药物引起再障的报道,但其中以氯霉素为最多。各种细胞毒药物,例如治疗恶性肿瘤与白血病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阿糖胞苷、氨甲喋呤和阿霉素等。有些有机溶质如苯等也能导致骨髓生血障碍。如化肥、染料和杀虫剂等。对此类敏感者也可引起再障碍性贫血。各种电离辐射的影响。属于这类的如X射线、放射性物质或核爆炸的电离辐射。继发于各种急、慢性感染,包括细菌(伤寒等)、病毒(肝炎、EBV、CMV、B19等病毒)、寄生虫(疟原虫等)。继发于各种疾病的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前期等。

  (二)发病机制

  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和干细胞受损。但由于胸腺为免疫器官,与细胞免疫有关,多数病儿对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治疗有显效,提示本病有免疫抑制因素参与。部分病儿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刺激反应降低,在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系祖细胞阶段受阻,推测体内还可能存在有作用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抑制因子。

  1. 先天性

  先天性的发病机理可能主要为红系祖细胞有缺陷,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EPO)部分或完全无反应。部分病例的淋巴细胞抑制正常骨髓CFU-E的生长,少数病例循环中有红细胞抑制因子存在。

  骨髓红系祖细胞缺乏或缺陷: 在体外培养中,DBA患者 (BFU-E)及(CFU-E)显著减少,引起红系祖细胞增殖及分化缺陷的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各国学者围绕这个问题做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目前较一致的观点认为,DBA患者红系祖细胞有内在性质的异常,从而导致其对多种调控红系祖细胞分化与增殖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s)反应性降低。有DBA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及白血病的报道。LTC-IC分析测定的结果示DBA患者的克隆形成细胞产生明显减少,研究结果提示严重而顽固的DBA患者的缺陷不仅局限于红系造血,也可能存在三系造血不良。

  造血微环境缺陷:在体内及体外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的任何缺陷或异常,而且DBA患者体内EPO的水平增高,应用大剂量EPO治疗无效,因此DBA患者的红系祖细胞对EPO相对不敏感,但是目前尚未发现EPO受体基因的异常。在体外,SCF能增加DBA患者红系祖细胞集落的形成,但对编码SCF及其受体c-kit基因的研究,没有发现明显的分子学异常。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或在红系分化早期起作用的传递分子缺陷,这与在体外EPO缺乏时红系祖细胞凋亡增多的结果是一致的。最近,对调控红系造血分化进行研究发现,SCL基因mRNA及其蛋白水平在DBA患者是正常的,但其他的两个蛋白(E47和HEB)是减少的。另外一个早期起作用的红系生长因子IL-9加入到SCF、IL-3及EPO中能明显增加对SCF有反应的DBA患者体外BFU-E的生长,但单独加入IL-9没有反应,IL-9似乎是协同SCF起作用。对IL-9基因的研究发现,IL-9及其他的基因位于5q31-32.2的主要造血区域,对于这个区域的连锁分析提示,DBA的缺陷不是由5q造血区域内的已知或未知的基因所控制的。

  免疫紊乱:一些患者对皮质醇治疗有反应,提示这种疾病可能存在免疫学异常,但无法确定引起红系造血异常的免疫学异常的范围。Fas配体(FasL)是存在于活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表面的膜蛋白,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能诱导凋亡,血清中存在可溶性Fas配体(sFasL),也能与Fas结合诱导凋亡。在大多数DBA患者,sFasL的血清浓度增高,提示在DBA有细胞毒性作用出现,血清sFasL增高的原因不明,在一些患者可能有淋巴细胞介导的红系集落形成受抑,因此可能在DBA患者有淋巴细胞产生过多的sFasL,这一点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证明。

  2. 继发性

  获得性的发病机理为病人的血浆中存在特异性直接抗有核红细胞的IgG抗体,此IgG抗体对病人骨髓中的幼红细胞呈现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T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TEC的患儿在诊断前2个月多有感染的病史,通常为病毒感染,使红系造血受抑出现贫血症状。主要认为是微小病毒引起的,因为微小病毒能抑制红系造血正常的患者CFU-Es的生长,但只有20%的患者能查到特异性抗体,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被证实,需进一步进行微小病毒抗原和DNA检测。TEC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培养,发现半数患者的红系祖细胞减少。贫血的患者,其血清EPO水平增高。部分TEC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抗正常组细胞的IgG或抑制因子,也有细胞免疫介导的祖细胞抑制的报道。TEC是由于某种病毒感染了CFU-E引起的,患者产生了直接抗红系祖细胞的抗体IgG,需产生抗独特型抗体后这些患者才能恢复。

  3.病理改变

  骨髓红系祖细胞及微环境受损而产生一系列机能与形态变化,红髓被脂肪组织所代替,可见网状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碱组织细胞。红细胞系均明显减少导致全血细胞减少。最近发现再障病人可有淋巴细胞总数下降,E-玫瑰花结绝对值、皮肤超敏反应和巨噬细胞功能有不同程度降低。

病例说明书
疾病名: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就诊科室: 儿科 , 血液科
症状检查:
所属部位: 全身
相关查看
[简介]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介绍
详细>>
[病因]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详细>>
[症状体征]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详细>>
[检查化验]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详细>>
[鉴别诊断]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详细>>
[并发症]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详细>>
[预防保健]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详细>>
[治疗用药]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
详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