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更新时间:2010-09-23 12:38:09

在兼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往往“祸不单行”,常常还有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伴同行,如血脂紊乱、酗酒、肥胖、吸烟、少运动、精神过分紧张、鼾症等。

  糖尿病患者中的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无糖尿病患者。譬如说,在没有肾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70%;在有少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中,该患病率达90%;而在有大量蛋白尿者,高达93%。据调查,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3000多万例,其中大约有2000多万并发高血压。患者若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其健康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他们患严重心脑血管病,如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肾损害、视网膜病等的风险与死亡率均为单独存在高血压或糖尿病的2倍多。研究表明,在兼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有效的降压治疗可明显降低其患上述疾病的风险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效益颇为显着。因此,“积极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已成为医师和患者的共识。

  那么,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进行降压治疗?与一般的高血压患者又有何不同呢?

.hzh {display: none; }

  首先,是更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的降压治疗。目前对糖尿病与高血压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还难以将其根治。因此必然是“一旦患有,终身相随”。只有坚持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终身治疗,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被某些“说法”所“忽悠”。例如:某疗法可将高血压病、糖尿病彻底“除根”、“治愈”,让它们与您“告别”等等。总之,不可放松科学有效的治疗。

  其次,要更加卓有成效地实行健康生活方式。因为实行健康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病,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是治疗这两种疾病的重要措施。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膳食以逐步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即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105。这要求坚持做到饮食总量适当,并将低脂、低盐、多蔬菜作为饮食的“主旋律”。据研究,肥胖者减重10公斤,收缩压可降低5~20毫米汞柱;而合理的饮食可降低收缩压8~14毫米汞柱。

  ●适当运动研究表明,持之以恒的适当运动可降低收缩压4~9毫米汞柱。

  ●情绪乐观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对疾病的康复很有意义。

  ●戒烟限酒这也可降低收缩压约2~4毫米汞柱。

  因此,在血压为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或轻度高血压者,实行健康生活方式本身就有可能使血压正常化;而对于中度特别是重度高血压者,则可因此而减小降压的难度或用药的力度。

  第三,糖尿病患者应把血压降到多少?中外医学家们的意见是要低于130/80毫米汞柱,而不是像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那样,低于140/90毫米汞柱。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更严格、强化的降压治疗可更多地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及死亡率,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并延缓其进展。有的研究还提到,尿蛋白较多的患者,如每天多于1克,应使血压低于125/75毫米汞柱,以更有利于减少尿蛋白的漏出,保护肾脏。

  第四,须知,要使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常非易事,为此多数患者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对此应有心理准备。每位患者均应和医生一起反复观察、琢磨,选择适合自己,既有效又副作用少的药物,并逐步确定所用药物的剂量。

  第五,在诸多的降压药物中,糖尿病患者降压要优先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苯那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替米沙坦等)。这是因为上述两种药物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有独特的保护作用:可推迟尿蛋白的发生时间,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量,延缓肾病的进程。现在认为,只要有尿蛋白出现,即使血压不高也应使用上述的两种药物之一。此外,这两种药物对改善代谢异常、保护心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等均有好处。

  第六,要记住:在兼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与降血糖相比,降压的效益更为显着。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表明,严格的降压治疗可使患者的中风、死亡、微血管并发症、所有的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对发病风险分别减少44%、32%、37%和24%;而严格的降糖治疗则仅使上述的各项风险分别下降5%、10%、32%和12%。可以看出,除微血管并发症下降不悬殊外,其他几项相差1~7倍之多。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水平对其预后影响更大,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最后,在兼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往往“祸不单行”,常常还有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伴同行,如血脂紊乱、酗酒、肥胖、吸烟、少运动、精神过分紧张、鼾症等。对此也要十分关注、积极纠正,否则,同样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与死亡风险。患者的密切合作是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应该说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实习编辑:裴倩)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