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高血压治疗常见“六误”

更新时间:2010-09-23 12:44:17

病人在确诊高血压以后,对治疗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概念,但现实中错误的认识还不少。而最常见的基本常识就有六点,下面逐一详细介绍以及应对措施。

  错误观点一:“血压降下来了就可以停药,血压高了再吃药”。

  高血压降到正常范围以后,有的病人就认为高血压已经治好了可以停药了,以后如果血压再升高时再吃药。这样吃吃停停,血压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最容易对血管壁造成损害。

  我国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大约低于10%,农村地区低于5%。就是说100个病人中只有10个人(农村5个人)是血压控制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美国已经达到34%。为什么我国高血压病控制率非常低?就是因为人们在这方面存在“医盲”,认为吃药吃吃停停不要紧,误认为吃太多的药不好,血压反正已经低下来了,过一段时间看看再说。这是不行的!你不能坚持服药治疗,控制率就低,血压控制不好更容易发生心脑肾血管损伤。

  正确观点是,吃药以后不要随便停药,只可以按血压水平调整用药。因为高血压是一个需要终身吃药的慢性病,不可能完全治好的。

  此外,长期吃某些降压药千万不能随便停药。有些人服用硝苯啶,一天3次,每次1片。血压降到正常,一下子停了,血压就会“噗”地高上去很多。如果一天3次,每次2片,血压跳上去的可能性更大。可乐定也是这样,一天3次,每次1~2片,停了药血压也会升上去,收缩压一下子可能达到180毫米汞柱以上,甚至更高。b-受体阻滞剂也是这样,所以千万不能突然停药,即使要停也要逐步减量到停服。

  错误观点二:“只要坚持每天吃药就保险了”。

  有的病人说,“我每天都在吃药”。我问他吃什么药,回答说“吃珍菊降压片,每天早上1片,我的血压还可以”。问他下午量血压吗?他说没有量过,我说那你下午血压肯定高上去了。珍菊降压片是一天吃3次的,你怎么能一天只吃1次。有的病人已经发生了中风,还不解地问“我这十几年来天天都在吃降压药,为什么还发生了中风呢?”我问他你天天吃降压药,是怎么吃的?血压有没有控制到正常水平?这些非常重要。你不要以为每天闭着眼睛在吃药就进了“保险箱”了,血压应该保持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

  正确的做法是,服药的剂量和次数都要调整好,要把血压降得很稳很平,不能早上降下来了下午又升上去了。

  错误观点三:“舒张压高一点不必吃药”。

  有的人说,我收缩压在130甚至120多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或95毫米汞柱,我的收缩压不高,舒张压稍微高一些不要紧的,不必吃药。好了,等过了两年,慢慢的收缩压也高上去了,舒张压高得更厉害,这个时候再吃药已经比较晚了,早期血管病变已经发生了。

  还有一些年纪大的人说,“我现在不错,收缩压虽然稍高一点,但我的舒张压已经下来了”,好像觉得这是个好事。我告诉他,你舒张压下来了是个坏事。脉压大了,就是收缩压与舒张压拉开了距离,越拉开越不好。正常人血压120/80毫米汞柱,就是脉压为40毫米汞柱,你却120/40毫米汞柱,或170~160/50~40毫米汞柱,那就麻烦了!老年人舒张压下降不是好事。因此,老年人舒张压不能低于60毫米汞柱,最好是65~70毫米汞柱,否则预后就不好。如果老年人的舒张压降得太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就会升高。脉压变大了,表明大的动脉血管变硬了。老年人的收缩压相对较高一些,收缩压过高同样也会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因此老年人应该把收缩压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至少尽量做到等于140毫米汞柱。有的时候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过高的脉压使舒张压到70毫米汞柱时可能上面收缩压已经到180毫米汞柱了,服用常用的降压药只能上面下面压力一齐降。这是一对矛盾,上面太高了不好,下面太低了也不好。

  中年人工作紧张,应注意舒张压的升高。舒张压往往30岁起血压一直升高3~5个毫米汞柱,如果到了50岁一直还是那么升高的话,10~20年舒张压长期的小幅升高靶器官的损害就出现了,所以不要小看了舒张压只升高了那么一点点。3~5个毫米汞柱甚至2~3个毫米汞柱,长期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都会有损伤。因此,中年人舒张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上,就一定要用药了。

  错误观点四:“是药就有毒,应该尽量少用药”。

  选用降压药我们当然尽量要权衡利弊,有的药虽然有点不良反应,但因为降压的优点比这些缺点要大得多,那我们还是一定要用降压药。如果怕肝脏受损、怕肾脏受损、怕药物有不良反应就不用药,带来的后果将必然会很严重。

  要知道现在绝大部分药都是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就会有损害。你应该根据自己的肝、肾功能情况,与医生沟通好再用药。如果你有脂肪肝、肝功能不正常,那么尽量选择不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来降血压;如果你的肾脏功能不太好,我们会尽量选择同时通过肾脏和胆道排泄的药,尽量保护你已经损害的肝、肾功能。但如果你不用降压药,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都可能发生,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权衡利和弊,一定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长期坚持用药。

  对有不良反应者,我们可以联合用药,并调整用药量。同样两个药一起用,剂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就可降低,降压疗效可以有协同的取长补短的降压作用。譬如心痛定与倍他乐克合用降压效果就很好。为什么呢?心痛定引起心跳快,血管扩张,倍他乐克引起心跳慢、血管收缩,两个药合起来用正好取长补短。诸如此类,各种各样的药可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联合用药。

  错误观点五:“血压不能降得太低了”。

  有好多病人说,“我不怕血压高,就怕血压低”,“只要低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太低了会有危险”。还有的人说“我的血压不要降得太低了,血压原来有160/100多毫米汞柱,怎么一服药降到120/80、110/70了,把我吓坏了,不行了,再降下去就危险了”。这些认识在高血压病人中比较普遍存在,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据2002年国外对100万高血压病人分50~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的不同年龄组进行的一个汇总分析,试图找出心脑血管、中风事件的发生率与高血压升高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年龄越大的人越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中风事件,这是必然的。年龄大的人血管都脆了,即使你没有高血压,血管也会逐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但是老化程度跟血压的变化关系更加密切。收缩压是180、160、14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是100、90、80、70毫米汞柱,大家可以很清楚地发现,随着血压的升高,中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都呈直线上升。反之,随着血压的下降,中风的发病率直线下降。而收缩压每升高2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它的危险性就翻了一番。舒张压到75毫米汞柱的时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血压越高中风的就越多。冠心病和血压的关系也是这样。最后得出结论,115/75毫米汞柱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点。

  只有下列情况血压不要降得太低:

  ① 老年人单纯收缩压升高。脉压大的话,容易舒张压过低造成供血不好。

  ② 患过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已经得过脑梗塞了,再把血压降得低于120/80或110/70毫米汞柱,甚至更低,危险性就增大了。由于血压多有日间较夜间高的昼夜节律关系,晚上睡觉血压更低了,血流减慢,再加上本身脑动脉硬化,第二天起床以后脑中风又复发了。所以,发生过脑梗塞的病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血压,家里常备血压计检查,血压不能太高,高了容易发生血管硬化或破裂而中风;血压也不能太低,低了也容易由于硬化的血管堵塞引起中风。

  ③ 已经发生过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如果把血压降得太低,尤其是舒张压降得太低,冠脉供血更不好。

  除了这三种人血压水平不能降得太低以外,其他人还是血压降得低一点好。尤其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的病人。有的糖尿病专家认为血压降低没有限度,低到站起来不觉得头晕为止。所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要注意,不要怕血压降得太低。

  错误观点六:“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

  有的人今天吃拜新同加尼莫地平,过两天加尼群地平,过一段时间又是拜新同加波依定,这些都是同一类的药而去反复地吃,一会儿是长效的一会儿是短效的。还有的病人早晨吃了珍菊降压片,下午又加吃复方降压片,自己还觉得蛮有道理,说是为了避免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一般是长期服用抗菌药,体内的病菌会产生耐药性使疗效降低。降压药并没有这个“耐药性”,所以我们不必今天吃这个药明天吃那个药,调换调换花样。尤其是我们现在主张用长效降压药物,它的降压效果产生比较慢,比较持久、平稳,服用的时间越长作用就越明显。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科素亚)这类的药,用3个月它的降压作用不如半年,用一年它的降压效果会比半年更好。因为它是一个长效的受体阻滞剂,服用的时间越长,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就越明显。所以不要认为我吃了两个月的科素亚,换一个络活喜,过两个月我再换一个寿比山,觉得这样比较好,实际上这是一个最不聪明的办法。

  这里还有一个血药浓度的问题要注意。你如果吃珍菊降压片,你就要按照要求一天3次,一次1片。吃到差不多5~7个半衰期时,血药浓度就达到饱和了;你坚持每天再吃,血液里的药物就保持了一定的浓度,测定它为饱和状态。如果你今天吃这个药明天吃那个药,调调花样,就保持不了一定的血药浓度,降压疗效也就会受到影响,血药浓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你的血压也就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来回波动,血管内皮容易擦破,就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和其他的不良反应。

(实习编辑:陈静梅)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