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

更新时间:2010-09-23 13:57:13

颅内静脉系统的血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型血栓多发生于海绵窦和横窦、乙状窦。海绵窦血栓的感染多来自面部、眼眶、鼻部的化脓灶,常有面部疖肿挤压史。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的发生率近年来已逐渐减少,这是由于抗感染和体液疗法的进步的结果。脑的静脉和静脉窦之间有广泛的沟通,吻合支富,易建立侧支静脉,从而血栓的症状往往得以代偿,但也可引起静脉回流和脑脊液流障碍。

  脑的静脉窦处于二层硬膜之间,管腔大小固定不变,血循环是被动的。脑的静脉系统缺乏静脉瓣,血液可以逆流。大脑皮层静脉流经上矢状窦,达右侧横窦和乙状窦而至颈静脉;大脑深层静脉流经下矢状窦,达Galen大静脉和直窦,流人颈静脉;大脑前部静脉流人海绵窦和岩窦而入颈静脉。此外,上矢状窦又是脑脊液吸收的主要部位,还经过导静脉与头皮静脉相通;海绵窦又经眼静脉与面部静脉相通,从而颅外感染可通过局部静脉而逆流至颅内。

  颅内静脉系统的血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型血栓多发生于海绵窦和横窦、乙状窦。海绵窦血栓的感染多来自面部、眼眶、鼻部的化脓灶,常有面部疖肿挤压史。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多继发于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或鼻窦炎。非感染性血栓多发生于上矢状窦,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脱水、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凝血异常、红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肾病、服用抗血栓药物等。总之,多见于高凝状态、血浓度增高和血流缓慢等情况。近来发现小儿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可由于先天性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抗心肌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及血小板减少症(Alper等,1999)而引起。

  临床表现可分为全身症状和窦性症状两类。全身症状因年龄而异。新生儿以频发抽搐、昏睡为主;婴儿可见头皮静脉怒张、囟门膨隆、面部浮肿;学前儿可有发烧、呕吐、抽搐、局灶症;年长儿有抽搐、假性脑瘤综合征(视乳头水肿、外展神经麻痹、头痛、意识障碍)、局灶症。

  窦性症状是由于局部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限局性神经症状。

  ①感染外,由于眶内静脉回流受阻,因而眼球突出,眼睑和结膜均充血、水肿,眼底静脉淤血、视乳头水肿。海绵窦内穿行的颅神经(动眼、滑车、外展、三叉神经眼支)也受累,故眼球向各方向活动均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三叉神经眼支的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血栓可由一侧经过环窦而扩张至对侧。如未及时治疗,还可伴发其他静脉窦栓塞、脑膜炎、脑脓肿、败血症等。

  ②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可突然发热、乳突疼痛,红肿,静脉怒张,严重者颈静脉压痛、变粗硬。病变波及颈静脉孔附近时,出现后组颅神经症状,即吞咽困难、构音不清等。常见颅内压增高。腰穿作压颈试验时,压迫患侧颈静脉时脑脊液压力无变化,压迫健侧颈静脉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增高(Ayer征阳性)。如有感染扩延可发生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

  ③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为非感染性。由于静脉回流障碍和脑脊液吸收障碍,故常发生颅内压增高和交通性脑积水。意识障碍轻重不等。当血栓扩延至大脑皮质静脉时,则出现部分性癫痫发作、偏瘫、不肢瘫、偏身感觉障碍、排尿障碍等。

  ④大脑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多由静脉窦血栓扩延而来。临床表现不一,决定于血栓形成的部位和程度,以及脑水肿、脑软化、脑出血等并发情况。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的诊断除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外,可做脑脊液和脑影像学检查。脑脊液压力常有增高,可见红细胞或黄变,感染者有中性粒细胞增高。CT可显示病变部位,但非特异;MBI和MRA可显示血栓的发展和脑实质病变。经前囟的脑超声可监测血栓病程。脑血管造影仍是主要的确诊方法。

(实习编辑:黄秀杰)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