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从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

更新时间:2010-09-23 21:21:42

我们应该普及防治常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远离高血压,从生活方式入手

  中国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27%,人数接近1亿3千万。高血压可以引发多器官的损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我们应该普及防治常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会得某种疾病,除了遗传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关。

  您在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中吗?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下面其中之一的特点:

  1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患者;

  2 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

  3 超重或肥胖;

  4 嗜好高盐饮食,长期吸烟、饮酒;

  5 年龄超过60岁;

  6 服用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7 患有某些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8 偶尔测得血压超过正常值,但未确诊为高血压病。

  如果您已位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中,那就更应该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越快越好,使自己远离高血压。

  到底如何改变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呢?对于高血压这种疾病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指均衡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什么才能算是适当的运动呢?也许您会说:我每天都洗衣、买菜、收拾屋子,这些运动量不算小吧。这确实是一种运动,但家务劳动并不等于体育运动。正确的运动方法应该是有规律的、持续不间断的、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好处的运动。养成爱运动的习惯是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保障。不仅高血压患者应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人为了预防高血压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该用这一标准要求自己。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治疗的两大关键是:生活方式和药物。患者一定要严格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轻微的高血压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控制而不必吃药。根据研究,体重每下降10公斤,收缩压可以降低5~20毫米汞柱;多吃蔬菜、少吃脂肪,收缩压可以下降8~14毫米汞柱;每天摄入的盐少于6克,收缩压下降2~8毫米汞柱;每天快步走30分钟或进行相当的有氧运动,收缩压下降4~9毫米汞柱等等。即使必须借助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其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妨把“健康女人永远年轻家庭训练课程“当做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开始吧,她是美国塔夫茨大学多年研究的成果。她能使您在日常的训练中了解更多有益于身体和健康的知识,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运动方面。她要求您隔天做一套力量训练,每次只要30分钟,而且不会累得气喘吁吁,她的规律性使您很快就会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按说改变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正是这些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使我们得了这样那样的疾病,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改掉它呢?其实,健康女人永远年轻这个家庭训练课程并不是要打乱您现在的生活,而是要帮您养成一个对身体、对心情都有益的好习惯,让您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健康。

  训练6:高举过头顶 使用哑铃

  上臂后部的肌肉叫做肱三头肌,肱三头肌平时不容易锻炼到,所以它的力量很差。通过这项训练可以加强它的力量,让那些需要在头顶上方完成的任务,不会再因胳膊老举着而酸疼了。此外,上臂也会变得结实而匀称。这项训练还可以锻炼背部上方的三角肌和斜方肌。

  起始姿势

  直立,双手握哑铃。将哑铃举到齐肩的高度,使之位于耳侧,与地面平行,与肩膀成一条直线。手心朝向前方。

  动作步骤

  默数一、二、三、四,用4秒钟慢慢将哑铃举起,高过头顶,双臂伸直,与身体在同一平面内,手心朝向前方;停顿1秒钟;默数一、二、三、四,用4秒钟放下;双臂恢复起始姿势。

  重复全套动作:

  将以上动作重复8次,即完成一套动作。休息大约1分钟,然后再完成一套相同的动作。

  重点提示:

  ● 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要缩肩。

  ● 不要驼背,不要屏住呼吸。

  ● 不要让其他部位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应该放松。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何文卓)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