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让宝宝避开“糖衣炮弹”

更新时间:2010-09-24 02:05:30

  儿童糖尿病患者 每天新增200人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关注的主题依然是“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连续两年都呼吁“关注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正是为了让“小糖友”们拥有和正常孩子一样幸福的童年。

.hzh {display: none; }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患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越来越多。作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21世纪的灾难”。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大约为2.46亿人,每10秒钟就有2人患上此疾病。

  糖尿病是影响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天出现200多名儿童糖尿病患者,每年儿童糖尿病患者以3%的比例递增,在学龄前儿童中增加更快——每年递增5%。全球每450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是Ⅰ型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治疗赖以生存)患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万15岁以下的糖尿病儿童患者。Ⅱ型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在迅猛增长。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钟历勇教授提醒,儿童、青少年患者及家长要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目前不能根治,治疗也需持之以恒。

  温馨提示:高危儿童、青少年应定期做血糖筛查

  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儿童、青少年要定期做血糖筛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因为青春期会出现生理性胰岛素抵抗,因此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危时期;超重、肥胖的孩子;血压高的孩子;有脂肪肝或血脂异常的孩子;有黑棘皮体征的孩子,即颈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皮肤又黑又厚,是高胰岛素刺激的结果。

  防糖尿病 从防止宝宝肥胖开始

  钟历勇教授指出:“目前,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发病并不少见,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病因主要以Ⅰ型糖尿病为主,但近十几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方面的急剧改变,Ⅱ型糖尿病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间悄然出现,不断增多。因此早预防、早发现对糖尿病进行早期治疗极为必要。”

  钟教授介绍说,目前糖尿病主要有四种类型,即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居多,发病急,病情严重,呈酮症酸中毒倾向,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Ⅱ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虽然Ⅱ型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但与环境因素亦密切相关。

  目前Ⅱ型糖尿病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患者逐年增多,Ⅱ型糖尿病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由此可见,做好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少吃多动 控油控糖是关键

  现在,家长过于宠爱“小皇帝”、“小公主”,使宝贝们营养过剩,年龄不大就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喜欢吃甜食、油腻食品,容易因肥胖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钟教授表示,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一般应由糖尿病专业营养师或内分泌专科医师根据患儿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与运动处方,并在医师的指导下在治疗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千万不要过多食用高糖、高热量食物,如洋快餐、油炸食物、含有咖啡因的饮料等,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6g以下。合理的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以及维持最小有效降血糖药物剂量。此外,各种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这些食物提供了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同时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利。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儿另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对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紊乱,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要注意运动前后监测血糖,每次有效运动后,患者的血糖应该明显降低。

(实习编辑:张婷婷)

糖尿病人吃水果怎么选 糖尿病健康知识100问 糖友的早餐该怎么吃 糖友注意 三种情况必须住院 七招帮你搞定高血糖 多喝水对糖尿病是好是坏 降糖消脂话苦瓜 糖尿病人要注重脚部保养 糖友 主食来点“菜团子” 糖友自己动手记录护理日志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