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化疗完 别忽视了护理

更新时间:2010-09-25 00:03:29

 

  俗话说,“乱世当用重典,沉疴需用猛药”,化疗药可算得上“猛药”一类的了。正因为这样,它的不良反应让很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再加上癌症的阴影挥之不去,化疗患者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口腔溃疡巧护理

  口腔溃疡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化疗药会使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抑制,机体抵抗力降低,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加之化疗后对口腔黏膜的损害,极易发生口腔溃疡和感染。

  口腔溃疡时患者感觉疼痛,不能进食,所以禁用牙刷刷牙,可用盐水或1%双氧水漱口,局部可涂思密达(一种止泻药,药店有售)以促进炎症愈合。如有口腔合并真菌感染,应改用3%苏打水漱口,并涂上制霉菌素。

  化疗期间还可用中药茵陈蒿30克,泡开水250毫升,让患者漱口或当茶饮,有预防效果,亦能使轻度溃疡加速愈合。

  便秘护理要重视

  便秘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15%。便秘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等,临床上这一症状常被忽视,以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首先可以通过化疗及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便秘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及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自觉养成了定时排便的习惯。

  食用容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食物应多样化,适量补充水果、蔬菜、粗粮、豆类等含纤维素食物,及蜂蜜、芝麻、核桃等润肠通便食物的摄入,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水分摄入要足够,最好能在2000ml~3000ml/天左右。一方面可增加尿量,促进化疗毒素排出,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可充分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

  清晨空腹饮温开水,可刺激胃—结肠反射而促进排便。

  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适当的有氧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卧床患者可进行腹部按摩,可以自己主动按摩,也可以由家人或护理人员操作:将一手掌放在肚脐正上方,用拇指及四指指腹从右至左沿结肠走向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及排便。

  心理护理,不可忽视的环节

  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疼痛及消化道症状、脱发等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有失落感及心理障碍,并惧怕死亡。加上癌症复发的阴影又挥之不去,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的不健康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而免疫功能的下降,会重新诱发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情绪,使患者陷入过度的精神压力之中,以致病魔再次乘虚而入。

  因此,不应仅仅关心患者躯体上的不适,更应使其建立健康的心理。

  首先,患者要有坚强的意志,也就是说,要具有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信念。因为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信念,才能调动主观能动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其次,可以采取一些心理松弛方法,如静坐沉思等,以起到减轻心理紧张和松弛机体的作用。再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此外,适当安排娱乐活动也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

  正确看待中药

  为了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避免复发,化疗患者在康复期最容易走入的误区是乱投医、乱吃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服中药比饭还多,有的患者服上四五年,甚至十几年。的确,中药可以起扶正固本的作用,但中药对胃肠功能也有影响,久服可导致患者消化不良,甚至营养缺乏。目前主张癌症患者在康复期服用半年左右的中药就可以了。

  定期复查

  复查是癌症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对化疗后患者更是如此。有很多患者化疗结束以后就认为身体痊愈了,因而忽视复查,这是很危险的。一般癌症患者完成治疗后2年内要每3个月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

  目前,复查的项目一般包括:全身有无淋巴结肿大、局部有无肿块,血、尿、便三大常规,血液生化、同位素、B超、X光片检查,必要时还可做CT、核磁共振等。肺、肝、脑、骨、肾上腺是癌细胞容易转移的部位,因此要格外注意。还要检查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如免疫球蛋白等。复查时,患者最好去原来治疗的医院,因为那里有患者的治疗资料,有利于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治疗。

  无论是手术后,还是放化疗后,对癌症患者来说都不是治疗的结束。因为癌症和其他疾病不同,它是一种易复发的疾病,不能简单地认为临床症状消失了就等于痊愈了,也不能认为病灶消失了身体就康复了。所以,癌症患者在康复期仍要提高警惕,注意身体的微小变化,正确调整好自己的生活,以保证治疗的彻底性。

  (责任编辑:刘振龙)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