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不可忽视的腰椎管狭窄症

更新时间:2010-09-25 01:02:18

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是神经性间歇跛行,即在行走时下肢后侧或后外侧出现麻木、疼痛,通常这种症状由下腰部向腿部移行。

  李大爷最近出现了一个症状,走一段时间的路后,腿就会逐渐疼痛,而且还有麻木、沉重感。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疼痛可以缓解甚至消失,但继续行走时症状还会出现。儿子带他到医院骨科看病,经过检查,确诊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关节突等脊柱结构退变老化而导致的椎管狭窄,它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是中老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

#hzh_sz { display: none; }

  由于椎管狭窄症是一个慢性的退变过程,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患者常有不十分明确的慢性腰痛史及轻度活动受限。这些症状往往在活动或工作后加重,休息后得以缓解,但腰部和臀部的疼痛通常不易立刻消失。由于症状较轻,许多患者没有放在心上,认为是人体老化的正常现象。

  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是神经性间歇跛行,即在行走时下肢后侧或后外侧出现麻木、疼痛,通常这种症状由下腰部向腿部移行。神经性跛行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当腰椎处于伸直位时症状加重,而弯腰时缓解。这是因为当伸直位时,腰椎管的容积变小,前屈时则变大,所以许多椎管狭窄患者在手扶轮椅或购物车行走,或骑自行车时感觉正常,直立时疼痛反而加重。上述表现常为慢性发展,如患者出现突然症状加重,可能合并椎间盘突出或椎体滑脱等其他病变。

  要注意的是,椎管狭窄引起的跛行是神经受压引起的,与外周血管病引起的血管性跛行是有本质区别的。

  诊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影像检查不可少

  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及磁共振(MRI,俗称“核磁”),诊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通常并不困难。

  在影像学检查中,腰椎X线片是必不可少的,除能发现退变征象外,还能观察到有无畸形和腰椎是否稳定。MRI问世后,很快成为椎管狭窄症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另外,CT和椎管造影也在此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临床上通常将腰椎管狭窄分为:中央型椎管狭窄、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和退行性脊椎滑脱。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治疗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示意图和MRI影像

  由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造成了椎管容积变小,故在治疗上,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手术治疗。但对早期症状比较轻的病例可试用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

  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主要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但这些药物如果长期服用会产生诸如消化道刺激、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功能锻炼也是非手术疗法的一部分。患者可通过健身器材和一些特殊保健操等方法,活动腰椎关节、伸展肢体。这些方法安全性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硬膜外腔注射(激素)可以缓解下腰和下肢疼痛,且比较安全,能被多数患者接受。但由于注射液中含有激素类药物,故不宜多次使用;另外注射后可发生硬膜外腔的粘连,在以后手术时易出血,增加手术的难度。

  各种理疗可以进行拉力疗法、腰肌强度锻炼和无氧健康训练等。针对软组织理疗的方法还有红外线、超声热疗等项目,主要是改善腰部肌肉和神经组织的血液循环,因此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疼痛的作用。

  上述多种非手术疗法只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当疼痛发展到持续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时,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按照椎管狭窄的病理变化,目前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大概分为三类:即单纯减压术、减压+融合术、微创手术。

  单纯减压术椎板切除减压及神经根减压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标准术式。即通过切除椎板、关节突、韧带等结构,来扩大椎管容积、解除神经压迫。

  减压+融合术当椎管狭窄合并一些特殊情况时,采用单纯减压术难以获得持久的疗效,应在减压术的同时进行融合。

  ● 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定;

  ● 既往腰椎减压术失败;

  ● 合并腰椎滑脱;

  ● 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弯等明显畸形;

  ● 椎管狭窄严重,无法保留小关节等等。

  由于腰椎融合术多需要使用脊柱内固定,故融合术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单纯的减压手术。

  微创手术近年来微创手术方法进入脊柱外科领域,如椎间盘镜、射频椎间盘消融、激光椎间盘消融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辜毅)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