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外耳道疖病因及危险因素

更新时间:2010-09-25 01:23:01

  外耳道疖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毛囊及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

  病因及危险因素

  其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常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感染。

  症状表现

  外耳道疖患者耳痛甚剧,常影响张口、咀嚼及睡眠,重症者可有低热、便秘、周身不适。外耳道疖未穿破时,耳道内仅有微湿感;穿破后流出脓性分泌物,疼痛亦明显减轻。

  病人有张口受限,牵引耳廓、压迫耳屏时可加重痛感。故检查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痛苦。耳疖多见于外耳道软骨部前下壁,呈局限性充血肿胀,外耳道口因肿胀而变狭窄。疖肿成熟时,可见顶端有一黄白色脓点,重症者可有多个疖肿存在,可使耳后软组织肿胀,耳后沟消失,耳周围淋巴结可肿大且有压痛。

  治疗方法

  1.戒除挖耳恶习,防止污水入耳。

  2.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宜清热解毒、泻火利湿,方用五味消毒饮。对湿邪偏重者,宜加茯苓、白术、地肤子;以健脾利湿。

  3.全身应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用镇痛剂以止痛。

  4.局部早期应用超短波透热治疗,常可使炎症顿挫。如应用在炎症的浆液期,有可能使炎症不经化脓而治愈。局部热敷有改善血液循环及止痛消炎作用。

  5.局部可用防腐消毒剂,加2%~5%石炭酸甘油、10%鱼石脂油膏,以小纱条或棉球浸之,松塞于外耳道内;或以8%醋酸铝溶液;局部湿敷。如疖未破,则应切开引流,消毒盾以小尖刀刺破疖肿顶端之脓点,切口不应超出疖肿范围。疖破后,应勤清洁外耳道,以利早愈。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