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目前治疗葡萄膜炎有哪些方法?

更新时间:2010-09-25 03:33:28

目前,一般认为葡萄膜炎(uveitis)就是眼内炎症(intraocular inflammation)的总称。它包括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合并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病情反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常见的一类致盲眼病。

  葡萄膜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病因治疗,但因病因诊断困难,现常采用非特异性治疗,通常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及中医疗法相结合。

  局部治疗对前葡萄膜炎尤为重要,常用疗法为:

  (1)散瞳:应用散瞳和睫状肌麻痹剂,解除瞳孔扩约肌和睫状肌痉挛,使眼休息和止痛,减少睫状肌对睫状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使瞳孔开大,防止虹膜后粘连,或及时拉开后粘连,保持瞳孔的活动性。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后马托品、新福林、托品卡胺等。为充分散瞳、拉开虹膜后粘连,可结膜下注射混合散瞳剂,如1%阿托品、4%可卡因和0.1%肾上腺的混合剂或0.5%新福林、0.4%后马托品和1%普鲁卡因的等量混合剂,每次0.1—0.2ml,注射于靠近虹膜后新粘连部位的角膜缘附近的结膜下。

  (2)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滴眼与注射用药。①滴眼剂:主要用于前葡萄膜炎。常用有0.5%醋酸可的松液,0.025%地塞米松液,0.1%艾氟龙液,点必舒(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和四环素可的松眼膏。②结膜下注射:用于严重的前节炎症。如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3-0.5ml(25mg/ml)可每周注射1次,因吸收慢,注射1次可保持2-3周的效果;急性病人也可用地塞米松每次2.5mg-5mg,每1-2日注射1次。③眼球周围注射:用于全葡萄膜炎或后节炎症。为全身用药的辅助疗法或慢性炎症不能长期服药者,可间断做眼球周围注射,常用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5-1.0ml,每周或隔周注射1次;急重病例,则用地塞米松2.5~5mg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④地塞米松离子透入法:可用于治疗眼前节炎症。

  (3)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炎症。常用于不能使用皮质激素的单疱病毒性角膜虹膜炎。常用佳贝眼液、欧可芬眼液等。

  (4)热敷:有湿热敷、干热敷、蜡疗以及超短波透热等,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毒素和炎症产物,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有止痛作用。

  全身治疗。常用激素类、非激素消炎类、免疫制剂等药物及相应方法。

  (1)皮质激素:是治疗葡萄膜炎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利用其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适应证:局部治疗无效的严重前葡萄膜炎、后和全葡萄膜炎。要注意有无全身用药禁忌证,小儿和老人要慎用。用药方法:要根据炎症程度和发病急缓以及病人全身情况决定药量,尽量采用短期应用,但对严重病例要早用,用量要足,以便及时控制炎症,大量皮质激素治疗在2周以上者不要突然停药,以防反跳,必须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决定最小的维持量,长期用药者必须用中效的强的松,不能用常效的地塞米松。一般对严重的葡萄膜炎,可先采用地塞米松每日5-10mg静脉点滴,5-7天以后改为相应剂量的强的松每日早晨口服,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减至每日20-30mg以下改为隔日给药,然后根据病情减至维持量。

  (2)非激素类消炎药:是对某些化学炎症介质如组织胺、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的拮抗剂,可缓解炎症代谢物质的作用。常用药物有阿斯匹林0.3-0.6g、消炎痛25mg每日2-3次,布洛芬200mg、保泰松0.1mg每日3次等。

  (3)免疫抑制剂:能抑制免疫细胞和抗体产生。本剂毒性很大,可产生严重的付作用,必须慎用,仅用于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有失明危险、并能追踪观察者。使用时应每周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如严重下降当考虑停药。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瘤可宁、硫唑嘌呤、环胞霉素A、秋水仙硷等。

  (4)免疫增强剂:是通过非特异性活化单核巨噬细胞或激活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于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补充治疗;有时用于久用免疫抑制剂者。常用药有左旋米唑、转移因子、血浆置换疗法等。

  (5)病因治疗:这是最理想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有关的化验、x线等检查以确定病因和疾病性质,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按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治疗。肝胆实热予清热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湿热蕴积予清热除湿,三仁汤加减;阴虚火旺予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

(实习编辑:李亮花)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