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护理耳朵 耳垢其实很有用

更新时间:2010-09-25 05:42:00

  伏尔泰曾把耳朵称作“通往心灵的道路”,这个说法很恰当。想想看,孩子的哭声、浪漫的歌曲,或凌晨三点邻居家传出的超低重音将会怎样干扰您的情绪。

  耳朵不仅为我们带来听力,还具有保持平衡的功能。平衡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能力至关重要,但我们却常常忽视耳朵。除非照镜子,否则我们甚至都看不到自己的耳朵。我们把耳朵每天发挥的功用视作理所当然,只有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如耳痛或听不清别人说话时,才会开始留意它。

  温和的悉心照料会让耳朵受益。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护理耳朵的方法。

  耳部意外

  我们看不到耳朵将声波传至脑部的内部运作过程,因此总是忽略耳朵也很容易受伤。例如,一巴掌打在耳朵上或潜水时受伤,都可能导致鼓膜(分隔外耳与中耳的薄膜)破裂。

人的耳朵很容易受伤


  但还有一个最常见的原因也会导致鼓膜破裂和其他耳损伤,那就是把物体放入耳中,例如止痒或清除耳垢。人们之所以这样做,往往是觉得这对耳朵有好处。可事实上,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别把小于手肘的任何东西放进耳朵——虽然有些夸张,却不失为一个好建议。

  听觉损伤

  靠近爆炸现场会导致瞬间耳聋,而其他听觉损伤导致的听力损失则发展得较为缓慢。

  时至今日,声音造成的听觉损伤无处不在,但我们甚至常常意识不到其潜在的危害,这种损伤从年轻时候就开始了。研究表明,多达60%的大学新生已经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这种情况大多归咎于通常所说的噪音污染。

  强噪音会损害内耳中敏感微小的毛细胞,从而破坏听力。在特定情况下,毛细胞会比平常更为敏感。例如有氧运动期间,血液从耳朵流向四肢和心脏,血流变化使毛细胞更容易受噪音损害。因此许多健身专家发出警告,一边听音乐一边慢跑会让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加倍。同样,在刺耳的立体声中跳舞,也会大大增加本就很高的听力损伤风险。最新研究证明,许多人都因为听音乐时音量过高而听力受损,这些人要么频繁地参加摇滚乐会,要么就经常使用便携式音乐播放器。

  鼓膜穿孔

  发生创伤性事故后(如爆炸或潜水事故),如果您突然感到耳内剧痛,则有可能发生了鼓膜穿孔,请立即就医。就算疼痛只在事故发生时出现,随后就停止,您的中耳仍有可能受到了某种损害。如果不发生感染,小的鼓膜穿孔可以在几周内自行恢复,大的穿孔则可能需要手术。

  噪音造成的损害与两个因素有关:响度和持续时间。响度用分贝衡量。关于分贝标度有一点要记住,即每提高三个分贝,声压就增加一倍。因此,120分贝的手提钻发出的声压远远超过正常谈话60分贝的两倍。

  那多少分贝就是上限呢?我们通过下面几个简单的测试,就能确定您是否处在危险的声音环境之中。

  如果距离您几步远的人以正常谈话音量说话,而您听不清楚,则周围的噪音可能约有90分贝。经常处于这种噪音水平下可能造成听力损失。

  如果听过噪音之后,耳内有轻微的尖声鸣响和充胀感,则您可能出现了暂时性听力损失。如果这种情况每周定期发生两次或以上,您的听力将有可能永久性受损。

  解决方法显而易见:停止噪音。将收录机控制在合理音量,如果站在旁边的人能听到您耳机里的声音,就表示开得太响了。与头戴式耳机相比,人们通常认为耳塞式耳机更容易对听力造成不良影响,因为要让耳塞的声音盖过外部噪音,佩戴者必须把音量开得更高。您需要做的仅仅是降低音量,并限制听音时间。

  如果由于在嘈杂环境中工作而无法停止噪音,则应对耳朵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工具包括隔音耳塞或耳套。此外,还有一些潜在的耳疾不如强噪音那样明显。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如何预防其他一些不太明显的耳疾。

杀人噪音 已致万人死亡 慢性咽炎为何钟爱成年人 喂奶姿势不对致宝宝中耳炎 冰箱噪音致孩子视听受损 警惕那些高度危险的喉咙痛 十个慢性咽炎八个是老师 听力下降 搭车听歌易中招 感冒用药别酿成药物性耳聋 美国推出指南 专掏耳屎 惊!儿童打鼾致听力下降


更多五官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五官频道——中国第一五官疾病门户   第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