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口腔粘膜白斑

更新时间:2010-09-25 06:42:54

  口腔白斑病(oralleukoplakia,OLK)是一种口腔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口腔粘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有转变成口腔鳞癌的潜在可能,对于口腔白斑这个名词或术语的定义,多年来一直有所争议,甚至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1978年,WHO首次制定了较为明确的OLK定义,并在1983年又对该定义进行了修订。白斑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为:OLK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白色斑块,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不应包括上腭的烟草性过角化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单纯性过角化,同时指出该病属于癌前病变。
   
  我国“两病”(口腔白斑与口腔扁平苔藓)防治研究协作组在1983年依据WHO的定义修改为:OLK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白色角化斑块,属于癌前病变,不包括吸烟等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单纯性过角化。该定义明确了两点:①明确指出了OLK是一种癌前病变;②明确排除了由局部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的一大类白色角化病。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OLK和口腔良性过角化病(oralbenignhyperkemtosis,OHK)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口腔粘膜白色损害。前者为癌前病变,有不同程度的上皮异常增生;后者为良性损害,有过角化,但无上皮异常增生,并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如吸烟等,去除病因后,损害可逆转。应将两者严格区分,以利于指导研究和临床工作,同时也缓解了多数白色角化病病人的精神负担,提高了人们对OLK的警惕性。

  二、临床类型及表现
   
  OLK的损害局部临床表现主要为在一处或多处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斑块状病变,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但以颊、舌、唇最为多见。由于白斑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大,且各种不同的表现其治疗与预后也不尽相同,为了便于诊断、治疗和观察,有必要对白斑做细致的分型或分类。
  
  对于白斑病的分类,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曾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Banaczy把OLK的局部表现分为单纯型、疣状型和溃疡型三型;Pinborg主张将OLK分为均质型与颗粒型两型,而国内李辉摹则将OLK分为斑块型、颗粒型、皱纹纸状及疣状型4型。
   
  我国“两病”协作组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将OLK分为以下4型:
   
  1.单纯型(又称均质型)  为白色斑块,表面略粗糙,呈皱纹纸状或有沟纹,无症状或有轻度不适。
   
  2.疣状型  呈乳白色,厚而高起,表面不平,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粗糙,质稍硬,可有不适感。
   
  3.颗粒型  在充血或发红的粘膜上,有大小不等的白色角化颗粒或结节高出粘膜面,可伴有糜烂,能发生刺激痛。
   
  4.溃疡型  在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常伴有自发性疼痛。
  
  从上面4型所占的比例来看,以单纯型占大多数,疣状型次之,而颗粒型与溃疡型则较少,且均质型、颗粒型及疣状型均有可能演变发展成溃疡型。

  三、癌变情况
   
  白斑属癌前病变,具有潜在恶变的可能。目前,白斑癌变已经肯定,但比例并不太高,所以,不能认为白斑就一定要癌变。根据WHO及国内报道的研究资料,白斑的癌变率大多在3%-5%左右。
   
  在临床上对什么样的白斑要严加注意?何种白斑比较危险呢?以下情况和问题值得注意与参考。
   
  (一)临床类型
   
  白斑的恶变倾向与临床类型有相当密切的关系,通常均质型不易恶变,疣状型易恶变,而颗粒型和溃疡型的恶变率则较高,故在临床上对非均质型白斑要特别注意,以警惕其恶变。  
  
  (二)病变部位
 
  白斑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但口腔中有三个区域:①口底—舌腹(包括狭窄的舌缘在内);②颊粘膜在口角区的三角形区域;③软腭复合体(包括软腭—咽前柱—后侧磨牙后垫)是OLK的危险区,是较易发生恶变的危险部位,因而要对这些区域的白斑特别警惕,防止其发生恶变。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