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肛周囊肿多数是肛周脓肿

更新时间:2010-12-31 09:20:35

㈠肛门皮下脓肿:是位于肛管皮下及肛门周围皮下间隙的脓肿,为最常见的一种脓肿,常发生在肛门边缘(肛门周围间隙),故又名肛门旁皮下脓肿或肛周脓肿。脓肿一般不大,病人全身性感染症状较轻,而局部疼痛剧烈,表现为持续性和搏动性,受压或咳嗽时疼痛加重。通过局部检查,可发现肛门旁有明显红肿、硬结或触痛,如脓肿已局限成脓,可有波动感。这种脓肿,如未及时切开,常有三种结局:1、脓肿自行溃破,多数由肛门周围皮肤穿破,形成低位肛瘘;2、脓液可向上穿过肛门周围筋膜,蔓延到一侧或两侧坐骨直肠窝,形成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蹄铁形脓肿;3、脓液也可向内由肛窦穿出,形成内瘘。㈡低位肌间脓肿:是位于肛管直肠线以下的内外括约肌之间的脓肿。脓肿一般不大,患者全身性感染症状较轻,而有局部持续性和搏动性疼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通过局部检查,可发现肛缘红肿不明显,但肛管内病区有肿块隆起,压痛明显。这种脓肿,如未及时切开引流,常有四种结局:1、脓液向下沿外括约肌皮下部蔓延,穿破皮肤,形成低位肛瘘;2、脓液向上沿联合纵肌间膈穿入肛提肌上,形成骨盆直肠间隙脓肿;3、沿联合纵肌中间间膈与内侧间膈穿入直肠纵肌与环肌之间,形成高位肌间脓肿;4、脓液向外沿联合纵肌外侧膈,经外括约肌深部与浅部之间或深部与肛提肌之间,穿入坐骨直肠窝,形成坐骨直肠窝脓肿。㈢坐骨直肠窝脓肿:这种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常见的一种,位于坐骨直肠窝内。由于窝内充满脂肪,血液运行不畅,极易感染而形成脓肿,多数由肛窦感染后,使肛腺感染化脓,形成肌间隙脓肿,脓液经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向外蔓延而形成;也有时由于肛裂、直肠溃疡或其它间隙脓肿蔓延到坐骨直肠窝而形成。感染的范围较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广泛,而且较深。病人开始时感觉肛管患侧有持续性微痛、酸胀,不如皮下脓肿疼痛那么剧烈,发热、畏寒、头痛、身倦无力等全身性感染症状较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局部症状逐渐加重,病人坐卧不安,行走时疼痛更甚,有时排尿也发生困难。通过望诊,可发现肛门旁患侧、坐骨直肠窝部位表面皮肤肿胀,双侧不对称。通过触诊,可发现有局限性硬结和明显压痛。通过直肠指检,可发现患侧坐骨直肠窝内有压痛,压痛平面可伸展到肛管直肠环平面以上;由于脓肿位置较深,在早期皮肤红肿不明显,也无波动感;如皮肤已有红肿或有波动感,则表示脓液已穿入肛门皮下间隙。这种脓肿,如未及时治疗,感染蔓延,常有四种结局:1、脓液可由内外括约肌间穿出肛窦,形成内瘘;2、脓液经过皮肤穿出,形成全瘘;3、脓液经过肛管后深间隙蔓延到对侧坐骨直肠窝内,形成蹄铁形脓肿;4、脓液向上扩散到肛提肌以上,形成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或直肠后间隙脓肿。㈣肛管后脓肿:位于肛管后间隙,多数由肛门后部肛窦或肛腺感染所致。常分肛管后深间隙脓肿和肛管后浅间隙脓肿。当感染经内括约肌与联合纵肌纤维,沿外括约肌深部与浅部或耻骨直肠肌之间进入肛管后深间隙时,就会形成肛管后深间隙脓肿;如感染沿外括约肌浅部与皮下部之间进入肛管后浅间隙,就会形成肛管后浅间隙脓肿。由于脓肿范围较小,很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但按压肛门和尾骨尖之间的皮肤时,会有压痛。通过直肠指诊,可发现肛管后、肛管直肠环平面以下有局限性肿块,并有明显触痛。这种脓肿,如未及时切开引流,脓液可向周围蔓延,使感染扩散,常有四种结局:1、脓液从肛窦穿破返流,形成内瘘;2、脓液向后、向下蔓延到肛门周围皮下间隙,形成肛周皮下脓肿;如穿破皮肤,则形成低位肛瘘;3、脓液向上扩散到肛提肌以上间隙,可形成直肠后间隙脓肿或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脓液由后沿肛管两侧向前扩散到双侧坐骨直肠窝形成蹄铁形脓肿,亦可形成单侧坐骨直肠窝脓肿;如向外穿破后,则形成蹄铁形肛瘘。因此,应争取早期诊断和及时切开引流,进行恰当治疗。相关新闻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