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关于血友病患者输血液制品感染丙肝的赔偿问题???

更新时间:2011-01-05 16:11:01

问题关于血友病患者输血液制品感染丙肝的赔偿问题???[求助]悬赏0分-提问时间:2004-08-2922:38:00我是一位血友病患者今年28岁,从小就有出血症状但当时家里经济困难无法到得应有的治疗。血友病是一种先天性凝血障碍的疾病,血友病患者如果不小心碰撞身体的某个部位,就有可能出血!即使不碰撞身体也会出现自发性的出血!这时患者就必须输注一种叫“凝血因子八”(八因子)的血液制品,才能止住患者体内的出血,血友病患者必须终生输注这种“凝血因子八”目前此病还无法根治!我是1994年经人介绍才知道某市中心血站生产一种叫做“冷沉淀”的药可以治疗我的血友病,就从那时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在某市中心血站购买这种“冷沉淀”来治疗。每次购买该中心血站的“冷沉淀”时血站只给我开一张收据而不是发票!那时购买的“冷沉淀”药袋子上有一张“正常人血浆冷沉淀”的标签,上还盖有“卫医血站字(94)第01号”的盖章和制备日期,“监测证”上有说明:本品根据某价函[1995]47号及某卫[1995]164号文,某市临床检验中心对抗-HCV,抗-HIV及梅毒试验三项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当时我还是比较相信这种“冷沉淀”是安全性的,但当时我还不知道血液制品有个“窗口期”感染的问题!直到2002年才从学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中了解到“窗口期”是什么意思!原来丙型肝炎和艾滋病一样也有个“窗口期”感染的问题!那什么是“窗口期”呢?即一位供血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2-26周内(平均7.4周)会出现抗-HCV抗体,如果这位供血者在感染丙型肝炎2-26周内献血,即使血站检验供血者血液中的丙肝抗体是阴性,但供血者已经感染丙型肝炎,这就叫做“窗口期”!2002年我在互联网上看一个中国的血友病网站,当该网站的负责人呼吁中国所有的血友病患者进行艾滋病和丙肝抗体的身体检查!这时才知道我用的“冷沉淀”安全上可能有问题!我到医院去做艾滋病和丙肝抗体的检验,结果艾滋病为阴性,但丙肝抗体显示阳性,这表示我已经感染了丙型肝炎!这个诊断书给我的家庭再一次的“重创”(第一次是甲型血友病)!!!给已经被血友病折磨得不像人的身体“雪上加霜”!!!请问?我能否凭现在我手上的证据起诉这家中心血站?像我这种情况要怎样计算赔偿数额?如果起诉,胜诉的机会有多大?我的证据是1999年至2001年的收据和三张贴在药品袋上的标签(这三张标签是1997年和1998年的日期),因1997年以前的收据已经找不到了。我在万般无奈之际才写这封邮件给中央电视台“法制在线”栏目,希望“法制在线”能给我一个权威的解答!!!谢谢!如果有可能请给我回邮件。因我还有几位血友病病友也是感染丙肝的所以我暂时还不能留下姓名和地址,对不起!血友病简介血友病是一种因基因缺陷而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病人因体内缺乏某种凝血因子而经常发生内出血,发病时出血不止,是“最痛苦的疾病”之一。人的身体依靠血液的凝结来阻止受伤后的出血并帮助于康复。正常的血液凝结可以在受外伤后防止瘀血,而且可以阻止日常生活中轻微伤害所引起的出血深入肌肉和关节。正常的血液凝结是血液中很多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些物质就叫作凝血因子。如果一种凝血因子数量缺乏就可能发生出血时间延长现象。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因子比正常人要少。血友病甲是这种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缺乏一种叫作第八因子(FVIII)的凝血因子而造成的。血友病乙则是缺乏第九因子(FIX)。血友病病人的出血并不比正常人快,而是出血时间比正常人长得多。血友病几乎全部发生在男性身上,并且在所有的人口中都发现了病例。它是通过那些通常没有出血问题的妇女遗传的。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血友病人没有家族病史。新生男儿的患病率大约为1:5000。通常病情越严重,瘀血和出血现象就出现得越早。另外,小孩在他开始爬行和走路之前很少有什么问题。发生在学走路孩子身上的一些不可避免的摔倒或碰伤可能就会引起皮下瘀血或嘴唇及舌头的出血。从2-3岁开始,出血(通常是大出血)可以导致肌肉和关节疼痛肿涨或造成胳膊和腿部的活动受限。正常方式的肌肉注射(如小儿疫苗注射)可能引起危险的大面积深度出血。获得免疫是重要的,这可以通过安全的皮下注射来达到目的。提问者:wang2585积分:50分[上海-上海市-]投拆友情提醒:为表示对律师积极回复问题的感谢,如有满意答案请及时采纳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