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论文:多黏菌素治疗人禽流感继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例,论文

更新时间:2011-01-06 18:41:20

使用,使痰中铜绿假单胞菌量控制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围,痰量和性质无明显变化,胸片无新的浸润病灶出现。2.1病原菌的分离与药敏分析患者入院后d4(6月15日)痰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绝大多数广谱β-内酰胺类、所有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仅对哌拉西林(MIC值为16mg/L)、磷霉素(24mg/L)、多黏菌素B(0.25mg/L)或多黏菌素E(0.5mg/L)等少量抗菌药物敏感;对氨曲南(12mg/L)中介耐药,对阿米卡星(64mg/L)、环丙沙星(8mg/L)有明显的抑菌环。但联合药敏试验未能证实上述抗菌药物之间的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患者住院救治期间痰标本中连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完全一致的耐药谱特征,提示为同一克隆株的感染。2.2多黏菌素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临床疗效应用多黏菌素前曾予以头孢吡肟(商品名:马斯平)、亚胺培南(商品名:泰能)、阿米卡星等经验性治疗5d;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商品名:特治星)联用磷霉素治疗9d。患者发热无缓解(38~39℃),痰中铜绿假单胞菌量未见减少(~),外周血白细胞上升到21.9×109/L,N为95.4%,胸片示双肺浸润性病灶扩大(图略),提示治疗无效。多黏菌素第一阶段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39→36℃),呼吸道分泌物量明显减少(150→15ml/d),痰菌量明显降低(~→+)、氧合指数(PaO2/FiO2)改善(100→220)、外周血象转为正常(白细胞21.9×109个/L→0.8×109个/L,N95.4%→68%)、胸片示双肺病灶逐渐吸收好转。第二阶段多黏菌素B全身用药停止后,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量又逐渐回升至~,痰量略有增多伴少许脓性分泌物,外周血象再次逐渐升高,PaO2/FiO2下降至160左右。第三阶段恢复多黏菌素B全身用药至入院后d47(7月28日),体温正常,痰液清且量少,痰中铜绿假单胞菌量为+,胸片显示双肺病灶基本吸收,自然呼吸状态下PaO2/FiO2为320,CD4+/CD8+为0.68,CD4+计数为0.6×109个/L,遂停用多黏菌素B及E。多黏菌素停用后随访,痰菌量稳定在1个+左右,胸片未发现新的浸润病灶。痰液中铜绿假单胞菌于停药后36d阴转。本次抗感染治疗,多黏菌素B全身用药累积疗程33d,累积剂量1760mg;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累积疗程36d,累积剂量1485万u。(2)不良反应患者在第一、第三两个阶段的多黏菌素B全身用药过程中,均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升高(15%~20%)及用药后短暂性发热(37.2℃~37.8℃),停药后能自行缓急,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根据卫生部2004年3月4日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提示与多黏菌素B全身用药有关。此外,6月23日曾以多黏菌素B溶液(1mg/ml)气管插管内滴入和雾化吸入,诱发患者咳嗽及胸闷不适,胸肺部可闻及广泛分布的哮鸣音。多黏菌素B肌肉内注射可引起注射部位皮下硬结、皮温升高及压痛;静脉滴注可引起注射部位沿浅表静脉走向的皮肤红肿。多黏菌素治疗期间对血肌酐水平进行严密监测,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本例人禽流感患者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气管插管后d4痰中分离出了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观察发现,痰中铜绿假单胞菌量与患者的感染状况密切相关。痰菌量控制不佳时,患者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脓性气道分泌物增多、PaO2/FiO2指标恶化及X线肺部浸润性阴影扩大等;应用多黏菌素有效控制痰菌量后,上述呼吸道感染征象能够得到缓解;且反复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生化反应和耐药谱特征完全一致,提示为同一克隆株感染。本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VAP诊断依据充分。目前,铜绿假单胞菌仍为VAP最为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感染清除困难,是导致VAP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6]。本例铜绿假单胞菌为泛多重耐药株,即MDRP。虽然体外药敏试验提示对哌拉西林、磷霉素等抗菌药物敏感,但临床证实有效的仅为多黏菌素B或E;且体外药敏试验未能证实多种抗菌药物之间对该株菌的联合抗菌作用,药物选择的余地极为有限。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曾于20世纪50~60年代广泛应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后因其显著的肾脏和神经毒性,逐渐被低毒广谱抗菌药物所取代。近年来,多黏菌素为唯一敏感药物的临床致病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促使了对多黏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再评价[7]。研究资料显示,多黏菌素B或E可能是目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或鲍曼不动杆菌最为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多数患者在指导剂量(多黏菌素B1.5~3.0mg/(kg・d);多黏菌素E2.5~5.0mg/(kg・d)治疗条件下、长疗程(≥21d)全身给药后耐受情况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轻微,近年尚无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严重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报道[7,8]。多黏菌素因其分子量较大,通过肺微循环弥百度中搜索:多黏菌素治疗人禽流感继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例谷歌中搜索: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