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胆道蛔虫病频道,胆道蛔虫病常识和资讯,胆道蛔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更新时间:2011-01-06 19:08:42

你我健康网是中国最大的时尚健康资讯平台,你我健康网胆道蛔虫病频道更是汇聚了最多最全的胆道蛔虫病常识,每天都更新胆道蛔虫病治疗和胆道蛔虫病新药的方面的最新资讯,全力协助胆道蛔虫病患者重获健康,本站还为您提供健康、亚健康,疾病,药品,养生,保健,性爱,女性,男性,亲子,不孕不育、乙肝、性病、图片,避孕,美容、减肥,胆道蛔虫病等方面的知识,欢迎访问。

疾病概述  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蛔虫进入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胆囊引起急腹症统称为胆道蛔虫病,祖国医学称之为“厥”或“蛔厥”,国外于1765年已尸解发现。其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症征不符”为本病特点,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本病发病率与卫生条件有关,我国农村发病率较高,约占胆道疾病8%-12%,少数地区占胆道疾病的首位,多发于青少年。解放后,由于多年来管水、管粪等卫生、防治工作的结果,发病率明显下降,在大城市医院已成为少见病。多数胆道蛔虫病,可通过中西医结合,以解痉、止痛、消炎利胆、排蛔,并驱除肠道蛔虫等手段可治愈。出现严重并发症者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1.儿童、青少年多见,常有驱蛔虫史。  2.突然阵发性上腹钻顶样痛,间歇期宛如常人。  3.绞痛时伴恶心、呕吐,可吐蛔虫。  4.后期有胆管炎及各种并发症表现。  5.腹肌软,仅有剑突下或右上腹深压病。  6.间歇期无体征。  7.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症征不符”为本病特点。  该病以儿童和青年人多见。主要症状是腹痛,可以突然发生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持续一定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不痛。常可伴恶心、呕吐,常见有吐出蛔虫者。静脉胆道造影、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T型管胆管造影、B型超声等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诊断依据  1.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  2.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多有增加。  3.大便中查到蛔虫卵。  4.B超示胆管内有蛔虫声象图。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解痉止痛,消炎利胆,排蛔,并驱除肠道蛔虫为主要目标。也可在内镜直视下取蛔虫。  2.手术治疗:经非手术治疗3-4天无效且症状加重,有明显并发症,即行胆总管探查取虫,引流胆汁。胆囊坏疽者切除胆囊,胆道出血者可行肝固有动脉结扎术。有其他并发症时做相应处理。术中、术后均须考虑驱除肠道蛔虫,以防复发。

用药原则  胆道蛔虫诊断明确,首选给予解痉止痛,用A中阿托品+哌替啶,肌注,消炎,用A中抗生素药物,如:氨S+庆大+甲硝唑,如感染严重时可用B中抗生素,给予利胆,选用A或B中任何一种驱虫药。按以上用药大多胆道蛔虫可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另外,平时有肠道蛔虫病时,要定期选用A或B中任何一种驱蛔药给予驱蛔治疗,预防胆道蛔虫病。

疗效评价  1.治愈:经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者。B超示蛔虫已排出胆道;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者。  2.好转:经保守治疗症状减轻,但B超等检查蛔虫未完全排出胆道者,或出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者。  3.未愈:症状不消失,并出现夏科氏三联症;B超示胆道内仍有蛔虫。

专家提示  胆道蛔虫病常见,尤其是农村发病率更高。预防本病必须先要预防肠道蛔虫病。要全社会动员做好管水、管粪等卫生防治工作,积极宣传,每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洁之生菜果,防止病从口入。有肠道蛔虫症时,给予定期驱蛔治疗,如得了胆道蛔虫病,应遵医嘱彻底治疗,以免虫卵、虫体残骸在胆道内滞瘤导致胆结石。胆道蛔虫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能治愈,如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并出现并发症者,可考虑手术切开胆管取蛔虫引流胆汁,和其他相应处理。现也有人主张采用内窥镜直视下取蛔虫。

针灸治疗  【概述】  胆道蛔虫病系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病症。临床表现为剑突下突发强烈的阵发性绞痛或钻顶痛,可向肩胛间区或右肩放射,部份病人伴恶心呕吐,继发感染时有发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间歇期疼痛可消失或很轻微。  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始见于五十年代末。用针灸配合内服乌梅汤治疗48例胆道蛔虫病患者,结果均获痊愈。近二十余年来,非手术疗法已逐渐成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无论在方法上或疗效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如在诊断上,发现约80%病人的胆囊穴有触痛或可触及硬结;取穴上,从各地经验看以循经取穴配合局部选穴较佳;刺激法上,广泛应用毫针、粗针、电兴奋、穴位注射、电针及耳针等。综合各方面资料,针灸治疗本病的平均疗效在95%左右,特别是在早期,更有肯定的效果。  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作用机理,一些实验证明,针刺有效穴位,对奥狄氏括约肌有明显解痉作用,并能使胆总管收缩,这可能是针刺驱除胆道蛔虫的生理基础。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预防感染,驱除蛔虫。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搞好饮食卫生以防止肠道蛔虫感染是预防胆道蛔虫病的根本措施。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两组。1、中脘透梁门、大横;2、胆俞、脾俞。  配穴:迎香透四白、至阳、期门、太冲、足三里。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组,如效不佳,再酌选配穴。两组主穴可轮用,亦可单独用。中脘透梁门,右侧腹痛明显透右梁门,左侧明显透左梁门;大横穴可深刺至2寸左右;胆俞、脾俞,亦宜以28号针略向脊柱斜刺至有酸、麻、胀强烈得气感。余穴均须激发明显的针感。然后大幅度捻转提插,施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共观察825例,针刺为主结合药物驱虫,平均治愈率约95%。其中520例,仅用第二组主穴,结果1~3次治愈309例(59.42%)[3~5]。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1、阿是穴2。  阿是穴1位置:位于足三里下,压痛感最显处。  阿是穴2位置:位于右侧臀部,在骶管裂孔与大转子高点连线以上外1/3处之敏感点。  (二)治法  任选一主穴。阿是穴1,先于该穴上反复用力按压,当腹部剧痛出现明显减轻或消失倾向时,即在此点进针。得气后,宜采用“气至病所”手法,反复施行,使针感向腹部方向传导。留针时间据症情变化而定,在此期间可间断予以运针刺激。阿是穴2,用5寸长毫针垂直剌入2~3寸,持续捻转5分钟,当疼痛大减后,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或据疼痛情况随时施针。  针刺治疗同时可服乌梅汤加味或食醋适量,每日3次;鼓励患者进高脂肪餐。在疼痛缓解24小时后,每日服驱蛔灵3.5克,连服两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方法治疗283例,其总有效率为96.8~100%[6,16]。  粗针  (一)取穴  主穴:主穴。  配穴:上合谷、胸椎7透胸椎9。  主穴位置:在第六胸椎棘突上缘。  上合谷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基底部。  (二)治法  先取主穴,如不能即时止痛加取配穴。患者端坐低头,暴露背部,选直径1毫米粗,2寸长之特制粗针(赤医针),与皮肤成30~40度角,对准主穴,向下斜刺至皮下,然后顺脊柱平刺1~2寸,留针;上合谷以28号3寸毫针先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退至皮下沿第二掌骨向指掌关节透刺;另用同样粗细和长度的毫针,从第7胸椎棘突上缘沿皮下透向第九胸椎。留针时间亦可据症情变化而定。每日1次,3次后改为隔日1次。  (三)疗效评价  粗针(原名赤医针)上法治疗920例,治愈率在95%左右[7,8]。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期门、阿是穴、胆俞、鸠尾。  配穴:中脘、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腹部压痛最显著处。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K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或注射用水。  以主穴为主,疗效不明显者改取配穴。每次取1~3穴,阿是穴必取。阿是穴须用皮内注射针头刺入,将注射用水0.3~0.4毫升注入皮内,使局部成典型橘皮样变(不可注入皮下,以免影响效果)。余穴可注射其他三种药物中的任一种,针入得气后,缓缓推入。维生素C每穴0.3~0.5克,维生素K3每穴0.5毫升,当归液每穴0.3~0.5毫升。穴位注射,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65例,胆绞痛有效率93%~100%[9~11,14]。  耳针  (一)取穴  主穴:胰胆、迷根。  配穴:肝、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先针刺右侧,疼痛未止再针左侧。捻转运针,刺激须强,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每5~10分钟行针1次;或以0.25%普鲁卡因在上述耳穴注射,每穴0.3毫升。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106例,止痛有效率84~97%[12,13]。  指针  (一)取穴  主穴:胆俞。  (三)治法  患者取俯卧或伏案位,医者以双拇指按揉胆俞穴,壮实者施力重,瘦弱者可轻柔些,以酸胀为度。每次施术5~10分钟。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0例,疼痛消失1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解痉止痛  .驱虫排虫:直至粪便虫卵转阴  .消炎利胆:病初可暂不用抗生素如并发胆道感染则使用抗生素(头孢霉素类氧氟沙星,甲哨唑)  .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胆道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或腹痛呕吐频繁或出现并发症者应予以禁食输液给予维生素并根据血化学补充有关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的药物必要时给予氨基酸输血血浆等  .经纤维指肠镜置于圈套器将蛔虫体套住后取出对嵌顿在指肠乳头或钻入胆总管内的蛔虫均可取出  手术治疗  基本手术方式为胆总管探查取净肝内外胆管中蛔虫或结石引流胆管

本文关键词:胆道蛔虫病
你我健康网胆道蛔虫病频道从患者的角度关注胆道蛔虫病病人的生活,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为广大的胆道蛔虫病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促进全民健康。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