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2007年11月第4卷第31期重视胆道蛔虫病的规范化治疗徐成 摘自《中国医药导报》2007

更新时间:2011-01-06 19:09:31

2007年第31期摘录如发现有乱码,请点击下面链接浏览原文

正文摘录:

2007年11月第4卷第31期重视胆道蛔虫病的规范化治疗徐成栋(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外科,四川九寨沟623400)・交流园地・[关键词】胆道蛔虫;蛔虫病;治疗【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一141一01胆道蛔虫与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关系密切,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由此而导致的近、远期并发症如感染(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囊蛔虫病)、胆道狭窄、胆源性胰腺炎等,使病情复杂化,甚至导致胆道残废,治疗棘手。目前,该病发病率虽有下降,但并非少见,特别在基层医院仍为常见病,尽管胆道外科学专家们曾强调对该病的彻底治疗,时至今日,那种“痛止即愈”、“再痛再治”的观念仍普遍存在。因此探讨该病的规范化治疗有其现实意义。1胆绞痛发作的治疗1.1使用解痉剂的利弊使用阿托品、654―2等解痉剂治疗胆绞痛,为临床所常见.教科书中亦然。作者认为使用解痉剂弊多利少,应视为胆绞痛用药的禁忌。蛔虫寄生于小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环境的改变.蛔虫上窜,且有钻孔的习性,可经Oddi’s括约肌人胆道.此时南于C)ddi’s括约肌痉挛,使虫体被卡,这是引起胆绞痛的根本原因…。使用解痉剂,致Oddi’s括约肌松弛,整条虫体完全进入并滞留于胆道,急则梗阻、感染;慢则虫体死亡.尸腐虫化,断脱排出,残存的尸皮、角质层或虫卵致胆流不畅.以此为中心形成结石。结石、感染、狭窄、梗阻终身为患.治疗棘手。由此可见解痉剂治疗胆绞痛,有弊无利。1_2发作时的治疗主张使用以下方法治疗:(D驱虫,使用让虫体麻痹之类的药如驱蛔灵,肠虫清等。②鼻导管氧气驱虫。③使用中药“乌梅丸”或食用食醋等方式。④有条件可行内镜取虫,这是最佳治疗方法。但因受技术和条件限制,作为常规治疗尚有一段距离。2后续疏通胆流治疗胆绞痛发作后,虫体退出或滞留于胆道,无论何种情况,均应予以利胆治疗,以畅通胆流。原因在于:①由于寄生于小肠之虫体可能带人大量细菌人胆,使无菌胆道变成有菌的胆池.进而导致胆道感染。利胆药物可使胆流通畅,以净化胆池。②利胆治疗,增加胆汁流量,使滞留于胆道的虫体随胆汁排出。利胆药物作者惯用33%硫酸镁、消炎利胆片,清热除湿、利胆退黄之中药亦可使用,时间不应少于2周。3追踪观察。以绝后患千万不要以为本病痛止即愈,遗留后患无穷。患者症状消失后应连续影像学追踪,作者的做法是嘱患者每周行1次B超检查,连续3~4次,且于最后1次B超检查时行大便镜检虫卵.如胆道未见虫体,粪检未见虫卵,则判为治愈,否则应继续治疗。4定期驱蛔治疗。以治源头胆道蛔虫病的源头在于肠道蛔虫,因此作者主张定期服用驱虫药,已患过本病者更应如此。小儿半年服药1次,成人每年1次.做好的病因学预防。综合上述,胆道蛔虫病的远期致残率,致死率已为广大同行所认知,临床医师澄清事实,统筹规范化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参考文献】【1】黄志强.黄志强胆道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93.(收稿日期:2007一08一03)f上接第121页)在实行成本核算中。除设立r很多评价收益的经济指标外,如成本收入率、百元成本医疗收入率、人均业务收入水平、床日收入成本率、成本收益率等,不少医院还设立了配套的管理指标.如门诊确诊符合率、初诊确诊符合率、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牢、治愈率、死亡率、医疗差错发生率、无菌手术感染发生率等质量控制指标,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但随着成本核算的进一步深入,科室要求增加更为精确、更能体现医务【作者劳动价值的指标,如劳动强度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技术含量指标等。因为对于大型综合性医疗单位,普遍存在小儿科、急诊科、中医科收入少、结余少的现象,但医院又不可能取消这些科室.中医科病人少,医师劳动强度不大,干的少,自然科室收入少;急诊科社会效益好,要求高,医生必须技术全面,能处理突发事情,工作压力大,但收费有限,科室收入也少:小儿科病人多,但由于儿童的特殊性,用药少,检查少,收费不高,但劳动强度大。如果都实行一样的核算方法和提成比例,显然有失公平。如何确定劳动强度系数,来量化医务人员的实际付出,真正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对于核算者来讲是个难题。(收稿口期:2007―0822)C}“{INAMEDICALFtERAI..D巾国医药导报141
阅读此文(图):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