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自我药疗(16) 蛔虫病和蛲虫病

更新时间:2011-01-06 19:09:53

自我药疗(16)蛔虫病和蛲虫病推荐到首页 □陶炳蔚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年第04期1/3页123
  蛔虫病和蛲虫病均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成人与儿童都能感染,但儿童发病率高,农村高于城市(农村蛔虫病感染率达90%,蛲虫病达65%~75%)。在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比较普遍。
  
  病因和自我诊断
  
  蛔虫病是人们吃了成熟蛔虫卵污染的生蔬菜、水果或泥土而感染。虫卵进入人体后约需75天经幼虫发育为成虫,寄生在小肠内,每个雌虫每天产卵约20万个,随粪便排出体外。蛔虫使人致病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有:
  1.蛔虫病初期,幼虫随血液循环到肺脏,可有发热、咳嗽(痰内有时可检出幼虫)、荨麻疹,严重的可发生肺炎;幼虫滞留在肝组织内可致肝脏肿大,有压痛(炎症反应)。
  2.蛔虫在肠内,吮吸肠内食物,并损伤肠黏膜,可出现①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营养不良、面色萎黄、便秘或恶心、呕吐、腹泻、流涎、消瘦、上腹部或肚脐周围呈间歇性疼痛;②神经症状,如儿童精神不安、失眠、夜中磨牙、头痛,严重者导致发育不良和智力迟钝;③过敏反应,常出现荨麻疹、哮喘、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等;④其他,如面色不均匀,有白色圆斑,舌面有淡红色小点,下唇内侧有白色小颗粒。
  3.并发症,蛔虫具有钻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在肠内受到某些刺激时,其活动能力增加,因而引起急性外科腹部疾病,如肠梗阻、胆道蛔虫、肠穿孔、肝脓肿。
  患者根据病史(如,有排除蛔虫史)、饭后常出现绕脐腹痛以及下唇内侧有白色小颗粒等症状,便可确诊是否患了蛔虫病。
  蛲虫病是人们吃进蛲虫卵而感染的。虫卵在体内孵化成幼虫,成虫寄生在小肠下部和大肠中,以肠内容物、组织和血液为食,常于夜间由肛门爬出,在其周围的褶皱间和会阴处产卵而引起奇痒,用手指搔痒时指甲便感染了虫卵。虫卵在体外能生存数日,故被污染的衣服、指甲、玩具和室内粉尘都可成为感染源。
  蛲虫在体内时产生的症状有:
  1.肛门痒,夜间尤甚。往往并发阴道炎、脓肿、湿疹等。
  2.胃肠障碍,食欲不振或对食物有反常嗜好,恶心、大便频、腹痛。此外,尚可引起阑尾炎。
  3.神经症状,如烦躁不安、失眠、夜惊、注意力不集中、夜间遗尿。
  小儿夜间入睡1~2小时后,可在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发现雌蛲虫(约1厘米长,白线头样),在粪便中也能发现蛲
  虫,由此可确诊患有蛲虫病。
  
  药师提示
  
  1.蛔虫病、蛲虫病患者选用推荐的非处方药进行药疗时,应注意:①蛔虫病小儿患者,当身体非常瘦弱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或急性腹痛发作时,须待情况好转后再驱虫。②蛲虫在人肠内生存时间约28~30天,以后如未再感染则不经治疗也能自愈。因此,预防再度感染是防治蛲虫病的主要环节。蛲虫病的传染性强,感染了蛲虫病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同时进行药疗。
  2.预防蛔虫病、蛲虫病的关键是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经常剪指甲,水果、蔬菜洗净方能生吃),搞好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合理处理粪便,严防其对水源、土地及人身的污染),纠正孩子吸吮手指的坏习惯,蛲虫患儿最好穿死裆内裤睡觉,以防其抓挠肛门。蛲虫患者药疗时每天应该洗内衣、床单、浴巾,马桶盖及座板要消毒,直至服完驱虫药后1周方可停止。
  3.蛔虫病、蛲虫病患者,特别是幼儿、孕妇,若出现剧烈疼痛,甚至伴呕吐、腹泻或腹胀、便血、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等不良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常用的非处方药
  
  西药非处方药
  1.阿苯达唑片(胶囊剂、颗粒剂),又名丙硫咪唑,商品名肠虫清。本品能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内糖原耗竭而停止繁殖并死亡。用于驱除蛔虫、蛲虫。孕妇、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幼儿禁用。
  2.甲苯达唑片(混悬剂),又称甲苯咪唑、安乐士。其驱除蛔虫、蛲虫作用及禁忌均与阿苯达唑同。
  3.枸橼酸哌嗪片(糖浆剂)或磷酸哌嗪片,又称驱蛔灵、宝塔糖。本品有麻痹虫肌的作用,使虫体不能附着肠壁,随肠蠕动而排出体外。蛔虫在麻痹前不出现异常兴奋,故使用本品驱虫很安全。用于驱除蛔虫、蛲虫。肝肾功能不良、神经系统疾患及有癫痫病史者禁用。
  4.双羟萘酸噻嘧啶片,商品名抗虫灵。能麻痹虫体,使之随粪便排出体外,不会引起胆道、肠道梗阻。用于驱除蛔虫、蛲虫。孕妇、1岁以下小儿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中成药非处方药
  中医治疗蛔虫病,初期以驱虫为主,结合理气健胃。若气血虚弱者宜攻补兼施,即驱虫同时结合健脾、利湿。如脾虚不运、气血亏损应以补益扶正为主兼而驱虫。蛲虫病可用蛲虫药膏治之。1/3页123评论(0篇)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