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临床治疗胆石症的经验

更新时间:2011-01-17 20:00:50

  临床治疗胆石症的方法各异,我们在多年的临床中体会到,胆气通降与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故治疗以“通”为大法,采用溶排兼施,综合治疗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通里攻下为治疗胆石症必不可少的大法 中医学对胆石症早有论述,早在《伤寒论》中就有“胆病”、“胆胀”的记载,其症状与胆石症极为相似。治疗上古人多主张用“下法”。现代名医李鸣真也认为“六腑以通为用,腹泻一次则痛减一分”,故在治疗上应紧紧围绕一个“通”字,以达通则不痛。通里攻下法为治疗胆石症之大法。根据临床观察,胆石症以“气滞型”最为常见,其相不当于胆石症静止期或排石后的缓解期,此时治疗重在通里攻下以排石,辅以疏肝理气。急性发作期以湿热为主,治疗上不可一味清热、止痛、退黄治其标,而忘乎标本兼治、通里攻下以排石,丧失治疗机会。原因在于湿热型胆石症相当于胆石症急性发作期,胆道压力较高,如果方中注意适当运用通里攻下药物,可发挥其因势利导的作用,使胆汁分泌量增加,胆囊收缩,同时使Oddi括约肌松弛,排出胆汁,结石也可随之排出。常用的通里攻下药物可选用大黄、芒硝、槟榔、虎杖等,常用的通里攻下的方剂可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柴胡汤等。

  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攻积泻下,利胆退黄、活血祛瘀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可增加胆汁的分泌量,有抗菌消炎促进胆囊收缩和胆管蠕动,松弛奥狄括约肌的作用而排石。为治疗胆石症的要药之一。在临床上治疗胆石症时在辨证的基础上均加用大黄,常用8-12g,后下,保持大便在2-3次左右,偏脾者可寒温同用,合用熟附子8-12g及健脾益气药;阴虚者可配合养阴柔肝之穿山甲、生地黄、麦门冬、白芍等。若患者恶心、呕吐明显,难以内服,可用大剂量的生大黄30-80g煎汤保留灌肠;胆石症急性发作期,疼痛明显可用生大黄粉蜜调后外敷胆囊区,可收到解痉止痛之功。

  2.以辨证为纲,着眼于通,兼顾到和 胆石症辨证多以实证为主,临床多遵循“六腑以通为用”的古训,治疗往往轻于辨证而重于清利排石,但是胆又为奇恒之府,“藏而不泻”,且结石为病,非独湿热蕴久而成,脾虚失健运,痰湿阻于肝胆,肝气失疏泄,胆失通降,浊气蕴久亦可形成结石。临床上表现为虚实夹杂,结石、炎症、循环障碍三者互为因果,日久必导致伤阴,或数用行气燥热之品,使阴血亏耗;长期使用清热通腑之品,损及脾胃,致脾胃虚弱等。治疗时应以辨证为纲,判断正虚邪实的孰轻孰重,着眼于通、兼顾到和,用药宜刚柔相济,燥润相配,时时呵护阴血,对结石久治不效,或久经攻伐而见少食纳差,消瘦体弱者在疏肝理气基础上加用养肝柔肝之品,如选用穿山甲、白芍、乌梅、鸡内金、生地黄、麦门冬、玄参、炙鳖甲等;对脾虚失运者,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合以利胆排石,可选用四君子汤,加黄芪、鸡内金、焦三仙等以健脾助运除满;对伴胸阳不振者,心绞痛与胆绞痛同时发作(亦称“胆心综合征”),治疗上拟温胆通阳,利胆排石,可选用理中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加青皮、陈皮等,再配以利胆排石药,或选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总之,治胆勿忘肝胃,通利兼顾阴血及脾胃,使补而不滞,利而不伤正,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内外相安,增强溶石化石之功。

  3.排石、溶石治疗的用药体会 胆石症的治疗无非排石、溶石,促进胆汁的分泌,改变胆汁成分,收缩胆囊,促进胆管蠕动,松弛奥狄括约肌以促进结石排出。我们认为下列中药具有上述功用,可供临床选用。

  (1)增加胆汁分泌量药:大黄、茵陈蒿、金钱草、山栀子、黄芩、柴胡、沉香、青皮、枳壳、海金沙等。

  (2)改变胆汁成分药:木香、川楝子、鸡内金、陈皮、香附、枳壳、青皮等。

  (3)松弛奥狄括约肌药物:栀子、茵陈蒿、槟榔、乌梅、山楂、青皮、大黄、金钱草、白芍、木香、陈皮、枳壳等。

  (4)促进胆囊收缩药:金钱草、川楝子、木香、枳壳、郁金、槟榔、乌梅、山楂、大黄、海金沙、栀子、柴胡、生地黄等。

  (5)溶石作用较好的药物:海金沙、威灵仙、海浮石、石决明、生牡蛎、火硝、泽泻、枳壳、山慈姑、乌梅、川楝子、昆布、珍珠母等。

  4.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中医中药治疗胆石症的方法很多,作用机理各具特点,单一使用效果欠佳,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如中药辨证治疗,配合利胆排石,配合针炙、耳压疗法或推按运经仪、中药外敷穴位治疗,胆道结石尚可配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治疗,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