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埋线、耳压治疗胆石症病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1-01-17 20:02:01

  一、临床资料

  4589例患者,男1427例,女316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5岁,平均39岁,病程最长51年,最短2年。其中胆囊炎患者486例,肝内胆管结石、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胆肾结石4103例,一般结石直径1CM左右,最大直径6、0CM,治疗发作期患者3307例。

  二、治疗方法

  1、埋线选穴:肺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心俞、大肠俞、日月、期门、巨阙、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天枢。

  有心脏病者加:膻中、内关。

  有妇科病者加:太冲、三阴交。

  贪凉、风湿、感冒、鼻炎者加:合谷、外关、迎香。

  有牙痛者加:合谷、内庭、太溪。

  2、耳压疗法:胰胆、肝、肾、胃、皮质下、肾上腺。疼痛时,结石1CM以上者加神门或双神门对压强刺激;有妇科病者加内分泌;有心脏病者加心;有便秘者加肺、大肠

  3、脂餐疗法(中药排石汤现已不用)

  4、经治疗后仍然痛者,加4mgVitK3,3支穴注或住院观察治疗。

  5、操作方法:选准穴位,在穴下1寸左右为进针点,常规消毒、局麻、左手持钳夹羊肠线段(1—3公分),将线中央置于进针点上,右手持穴位埋线针(高德荣新式埋线针,专利号:200730026760.0),缺口向下压线,以15-80度向上刺,将线埋入穴位中,缓慢退针,针眼用高压小棉球和胶布固定,36小时即可自行揭去。配穴原则:辩证选穴,每次3-5穴,最多6穴,一般7-15天埋线一次为宜。注意事项:①. 埋线深度不要超过针刺的深度;②. 埋线后局部有红、肿、热、痛、胀、痒、絷等感觉及现象,36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期,以后日减,这是穴位受异物刺激引起的“针感效应”,一般无需处理;③.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④、如有化脓,用埋线针刺入皮下,挤出羊肠线即可。

  三、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胆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一年左右经B超复查结石排净; 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一年左右经B超复查结石大部分排出; 有效:症状及体征消失, 一年左右经B超复查结石减少;无效:2个以上疗程治疗,症状未见缓解,亦未见结石排出。临床痊愈:2997例:显效:1023例;有效:472例;无效:97例。

  结果:4589例中痊愈:2997 例,占65、3 %;显效:1023例,占22、2 %;有效472例,占10、3 %;无效97例,占2、1 %。

  四、典型病例

  1、22-125 王某某(女,66岁,家住邗江区杭集镇兴隆村东庄组,联系电话:7273990),该患者于1995年4月19日B超检查报告:①胆囊内见数枚大小不等的结石光团,最大1.9cm*2.0cm后伴声影②慢性吸血虫病(肝硬化)。经15次的埋线治疗,临床治愈。2年后又巩固治疗5次。八年过去了,现年74岁的王学华老太每天早晨都能挑菜走10里路到杭集镇上卖菜,身体健康,每天都能吃肉、吃蛋,认识她的人都说她越活越年轻,老头老太整天笑的合不拢嘴。

  2、30-106丁某某(女,62岁,邗江区杨庙镇人,联系电话:7831451)2003-03-24苏北人民医院B超检查报告:胆囊炎、胆结石。其中一枚巨大,直径6cm,后伴声影,这是我们30年来治疗的数千例胆石症中结石之王,经埋线、耳穴治疗6次,5月29日经B超检查结石4.5cm*3.0cm.奇迹啊!

  3、25-70邵某某(女,48岁,家住南京六合县米巷小区,联系电话:025-7102356)患胆囊炎、胆石症5年,一直服用德国进口的爱活胆通,2000年只有芝麻大,2001-12-17六合县人民医院B超检查报告:胆囊内见数枚增强光团,最大2.8cm后伴声影。经一次埋线、耳穴治疗,当场明显好转,下午大便淘洗就见了1cm左右的结石,病人和家属高兴极了。

  五、体会

  八十年代前后耳压疗法为主配合针刺、排石汤、脂餐治疗胆石症,风靡全国,为一部分胆石症患者免除了开刀之苦,但由于文化水平差异,各家说法不一,很大一部分患者复发后,又选择了手术。由于埋线疗法的加入并成为主要治疗方法后,7-15天治疗一次,解决了远途患者的治疗难;二是大的结石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溶解成粉末状或芝麻大小的结石随大便排出来。三是多数患者不易复发,部分复发者。

  综上所说,笔者认为埋线结合耳压疗法在胆石症的治疗上,是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而且此技术可操作性强,费用低,便于大力推广、应用,更利于广大患者接受。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