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分娩两分钟影响宝宝的一生

更新时间:2011-01-27 14:55:21

人人都很关注健康,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可曾有人真正想过人们的健康是怎么来的吗?人们的健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看似平常而简单的问题常常被人们忽略,但它确关乎人们一生的健康。  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同在。从生命一开始,健康也就开始了。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胎儿的健康受母亲的影响,因此,在年轻的妈妈怀孕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当胎儿发育成熟,脏腑、器官的各种功能发育完备,形成独立的体系时,她就要从母亲体内分娩出来,独自的行使各脏腑、器官功能的权力,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健康是从母亲分娩将脐带剪断时刻开始的。  医学研究表明  胎儿从母体分娩出来到剪断脐带这段短暂的时间关乎着人一生的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胎儿从母体分娩出来到剪断脐带这段短暂的时间关乎着人一生的健康。这是一个经常被人们忽略看似小却实际大的问题。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以往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医疗条件好了,绝大多数产妇都是在医院生产,只要胎儿一脱离母体,就有接产医生将胎儿的脐带剪断使其与母体分离。同志们请注意,这种作法不是很科学,最科学的作法是等胎儿出生2分钟以后才剪断脐带。  中医常说“先天足则康寿”。脐带是人先天之本。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脐带从母体供给,因此脐带的作用太重要了,当胎儿从母体分离出来时,胎儿的哭声开始使先天之气在胎儿体内流行,这时的脐带将会将大量的先天免役物质输送到婴儿体内,若过早的剪断脐带,则有大量的先天免役物质没有进入婴儿体内,造成先天不是十分充足,因此,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孕期体操助您轻松分娩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婴儿出生的2分钟,特别是即将做妈妈和将来要做妈妈的女性朋友更应该注意,短暂的2分钟是孩子一生的健康。切记!切记!!  上医院带好“宫缩记录”  阴道有少量出血或有血样的分泌物流出,通常称“见红”,一般意味着48小时内将分娩。可以准备一些随身物品到医院待产,如果出血量较少也可在家中观察,等到有规律宫缩时再去医院。如果阴道有比较多的、无色无味的水样液体流出,这就是“破水”。需要马上去医院,此时孕妇千万不要惊慌,最好平卧以防止脐带脱垂阻塞宫口。家人在将孕妇送往医院的路上,尽量减少颠簸,防止羊水大量外溢。有规律的宫缩也是分娩的先兆,此时要将第一次出现宫缩的时间准确记录下来,并将此后每一次宫缩出现时间和结束时间都做好记录。当宫缩逐渐规则,两次宫缩间隔越来越短,由每10分钟1次、每次持续半分钟左右,到每10分钟收缩2~3次,持续时间超过半分钟,且收缩强度增加,这时候就应该送医院待产了,别忘了要带上已经记录下来的有关宫缩时间的详细记录,以便给医生做参考。  减轻产痛的几种方法  现在医院提供的有助于分娩减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播放节奏舒缓、音律优美的音乐;让产妇坐到健康球(一种塑胶材质的、有弹性的圆球,直径约有1米左右)上,主动上下晃动以减轻痛感;将磁疗片贴到腰背部较明显的酸痛部位。  也可以选择无痛分娩,无痛分娩并不是真的“无痛”,它只是做到尽可能减轻分娩时的体痛,而且,在宫口开口到3厘米之前是不建议做无痛麻醉的,而宫口开口0~3厘米之间,是相对最痛苦、也是最慢的一段产程,对此,准妈妈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这些都是辅助性的,最起决定作用的是准妈妈坚定的信心。  心情放松才能缩短产程  准妈妈首先应该掌握呼吸的技巧,即用鼻子慢慢地、深深地吸气,再用嘴慢慢地、深深地吐出来;在阵痛间隙,可以在产床周围走一走,这样有助于胎儿头部下降;在阵痛间隙,扶着产床左右轻扭胯部,同样有助于胎儿头部下降;坐到健康球上晃一晃,以减轻酸痛感。  在宫口尚未全开时,先不要用力,否则到第二产程需要真正应该用力时反而没有力气了。当助产士提示宫口已经开全时,产妇应将两腿屈曲分开,宫缩的时候深吸一口气,身体往下使劲。宫缩间歇时停止用力,全身放松休息,养精蓄锐迎接下一次宫缩。当胎儿头仰伸快要娩出时,宫缩时不再用力,而要张嘴给气,使会阴肌肉充分扩张,让胎头缓缓娩出。要注意尽可能心情放松,因为精神紧张时,会大大增加氧气的消耗,从而使胎儿的供氧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特别提醒,紧张的情况下,产妇对疼痛也会更加敏感,加之产道的肌肉紧张,不容易扩张,会让疼痛感更加剧烈,而加剧的疼痛又会造成进一步的紧张情绪,并恶性循环。  如果从孕期就开始进行有助于分娩的运动训练,不仅对孕妇有健身作用,有利于产后身体各个部位恢复,还可以帮助她们在分娩时顺利地生出宝贝。  分娩运动的3大益处  1.促进孕妇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肺的吸氧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孕期身体容易疲劳的状态。  2.增加对分娩过程有重要作用肌肉的力量,如盆底肌肉、腹肌和背部的肌肉,帮助放松骨盆关节,为顺利分娩打下基础。  3.有助于产妇在分娩后迅速恢复身体的各个部位,如使腹部肌肉保持弹性,防止皮肤松弛,以及避免哺乳后乳房松弛下垂。  有助于自然分娩的4种运动  1.增强肩臂肌肉力量的运动  1a.盘腿或取舒适姿势坐在地毯上,面向前方;两条手臂向上屈肘,两只手的五指并拢,然后两手放在肩上。  1b.两肘分别向前移动,然后两手的手指略弓,手腕用力,稍加用力按压肩部。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两手恢复原状。  1c.盘腿或取舒适姿势坐在地毯上,面向前方。左手臂屈肘并小臂着地,右手臂向上举起,上身向左侧弯曲,同时右手臂向右伸展。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身体恢复原状。  1d.孕妇盘腿或取舒适姿势坐在地毯上,面向前方。右手臂屈肘并小臂着地,左手臂向上举起,上身向右侧弯曲,同时左手臂向左伸展。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身体恢复原状。  小提示:这一组运动中的每一个动作,可以重复做10次,要注意掌握节奏和疲劳程度。  2.增强臀腿肌肉力量的运动  2a.取舒适姿势端坐地毯上,两条手臂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两只手掌着地,面部朝两腿向前平伸;然后稍稍屈膝弓腿,脚跟着地,脚趾向上用力翘起,保持放松,小腿、脚踝、脚趾用力。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  2b.保持刚才的姿势,两腿向前平伸,脚跟着地,脚面向前,脚趾伸进。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可以使整个腿部、脚部受力,然后身体恢复原状。  小提示:这一组运动中的每一个动作,可以重复做10次,注意动作要轻柔缓慢,转动身体要适度。  3.增强腰背肌肉力量的运动  3a.以舒适的姿势侧卧在地毯上,右手臂自然地放在身上,左手臂屈肘向头部弯曲,并且把小臂枕于头下,左腿向下伸直,右腿向上屈膝并放在一个枕头上。  以闭目养神的样子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按照这个姿势,上身再向相反方向侧卧,做同样动作。  3b.将两条腿放松地跪在地毯上,向前弓腰,双臂下伸,两只手扶地,两条手臂与大腿平行,两条小腿着地。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使身体重心移向两手和两膝。>>>三大分娩方式哪个适合你?  3c.保持刚才的姿势,孕妇将头慢慢地低下,让颈部用力地挺直。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然后身体恢复原状,使背部受力。  小提示:这一组运动中的每一个动作,可以重复做5-6次,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充分放松腹部。  4.增强骨盆肌肉力量的运动  4a.以舒适姿势侧卧在地毯上,上身抬起,右小臂着地并屈肘做支撑动作,右腿向内屈膝,左手臂自然地放在胸前,左腿抬起并向前伸直。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身体恢复原状,增加大腿牵引力,使骨盆放松变得灵活。保持刚才的姿势,身体再转向相反方向侧卧,做同样的动作。  4b.以舒适姿势侧卧在地毯上,右手臂平放在地毯上并伸直,头枕在臂上,右腿向前屈膝弓起,左手臂自然地放在胸前,屈肘并手掌着地,左腿抬起伸直,保持腿部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并使骨盆得到活动。  4c.取舒适的姿势端坐地毯上,左腿屈膝盘起,右腿向前伸直,右手臂自然地放在身体旁边,左手臂自然地放在右腿旁边,弯腰并上身向前倾,头低下。心里默数到10,先深吸气再做呼气动作,伸展脊柱,活动骨盆底肌肉和髋关节。保持刚才的姿势,两条腿交换位置,右腿屈膝盘起,左腿向前伸直,做同样的动作后,身体恢复原状。  特别叮咛:  1.这些运动可以从怀孕中期开始进行,持续到32-35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练习。  2.训练的前一阶段以盘腿运动、骨盆运动为主,后一阶段重点练习呼吸运动。  3.每天训练10分钟左右,在不感到身体疲劳的前提下练习,也可只练习其中一、两个运动,训练时最好铺上地毯。  4.训练时注意动作缓慢、轻柔,强度要适度,最好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训练。训练开始前注意排空膀胱,不宜在餐后进行,禁止过度训练!  5.所有的运动进行完毕,不要马上躺下休息,放松身体地稍散散步,然后在椅子上安静地休息片刻。  6.如果孕妇患有心肺疾病,或既往发生过流产征兆,如先兆流产、早产、羊水过多、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子宫颈提前开口等,不宜进行训练,以防引发意外。  7.运动中出现任何疼痛、气短、出血、破水、疲劳、眩晕、心悸、呼吸急促、后背骨盆痛等现象,或在胎动后数小时没有胎动,马上停止训练,立即去看医生。 http://jibing.jiankang4.com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