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颞叶癫痫中医治疗的方法

更新时间:2011-01-30 01:13:26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的中医治疗  一、 治则概述  癫痫一病,多属本虚标实,以上盛下虚的证候为多。在发作期虽有本虚的见症,但多以风阳、痰热、气逆、络阻的"标实"症状较为突出。风痰浊邪蒙蔽脑窍,壅塞清阳之气,元神失控致上盛的症状比较明显。按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先以祛邪为主,可用开窍醒神,平熄肝风,清化痰热,活血通络,通腑泄热转气等治法。此时邪气亢盛,证候偏实而病程短暂,所以治无缓法,应迅速的祛除病邪为好,可针药并用,中西医并举。  至休止期以后,证候多由实转虚,是本虚标实而侧重在"本虚",上盛下虚而侧重在"下虚",其虚多见气虚与阴虚,但以脾肾两脏证候为主。按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应以扶正培本为主。因有血瘀,痰浊阻络的标实症在,故治疗方面最宜标本兼顾,而健脾化痰,益气活血,育阴通络,滋阴潜阳,填精补髓等都是常用的治法。事实上,癫痫发作期多为时短暂,规律性的治疗难以按病期考虑,治疗的时间以休止期为主,所以对休止期的辨证治疗十分重要。  总之,癫痫总的治疗法则是消除病因,平降逆气,稳定脑神以控制发作,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消除病因要有针对性,有热清热,有痰逐痰,有瘀化瘀,有风熄风,有惊镇惊,有积消积,有虫驱虫;平降逆气,要抓住运脾,平肝,通腑,因逆气之骤生、多因肝气上逆,脾胃转输紊乱;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要重在调理脾胃。  另外由于癫痫病情复杂、缠绵难愈,所以在临床上还应注意以下的治疗原则。  (一)病证结合,标本并图  痫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在发作期和休止期,不同的病人会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因此中医治痫以辨证论治为基本治则。如明王肯堂所云"所因不同,治疗亦异,如惊者安神,痰者吐之,火者清神"。痫症为患,不外乎风、痰、火、瘀、虚,病之初起和发作之时,邪气有余,多为风、痰、火、瘀标证,当以治标为要。痫证日久和在休止期,应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还应辨别病邪轻重缓急,或以熄风清热化痰为重,或以活血平肝,滋补肝肾为重。至于痫病日久,正气亏乏,虚象明显者,则应以培元扶正为重。在治疗手段方面,不仅重视内科药物的系统治疗,还应结合中西医有效的非药物疗法。  对癫痫病的治疗要中西医辨病辨证的结合,不同的痫证其临床表现不同,疾病转归有别,应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样会更切合病情,减少失误,提高疗效。清 ·李用粹《证治汇补·痫病》指出"阳痫痰热客于心胃,闻惊而作,若痰热甚者,虽不闻惊亦作矣,宜用寒凉;阴痫亦本乎痰热,因用寒凉太过,损伤脾胃而成阴痫,法当燥湿温补祛痰"。在明·鲁伯嗣《婴童百问·惊痫》中也有相关记载,认为阳痫,多为初发,治以熄风涤痰泻火为主;痫证病久,多属阴痫,以调补脏腑气血为主。在中医辨证治疗上,我的体会是应该在确立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重视证类诊断,而诸如胎痫等的病类诊断仅是对多种类似证类的一个概括,对指导治疗极不全面。证类诊断是最基本的诊断,要辨证出病性、病位、病势和病机转化。同时一定要结合西医诊断和分类。中医依据症状诊断看来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分不清痫病的证候特征,把类似痫病的一些疾患定为痫病,不但对患者和家属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其治疗和预后也区别很大。  (二)治痫宜早,贵在辨证准确,用药持久  早期治疗,这是临床治疗癫痫非常重要的环节,只要诊断为痫病就要马上用药。即使一时尚不能确认的抽搐病人,也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及时处理,坚持治疗,千万不要延误。  正确用药,首先要辨证准确,在这个基础上选择确有疗效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方药。现在不少治痫方中用朱砂、铅粉或巴豆等有毒之品,千万注意勿过量,勿久服,需要长期服药者,一定将有毒之品去掉。一般初期或病重者可用汤剂,长期服用则以片、散、丸、丹为宜。用药宜简不易繁,不要多种方药混治。如果已经加用抗癫痫西药,一定不能骤减、骤停,这是必须遵循的治疗原则。  由于癫痫是慢性病,病程相当长,在确定治疗方案并取得效果之后,不要随意更改,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服量都要固定。当然若治疗无效或病情发生变化,还需要随证变化治疗方案。  长期治疗,中医和西医都认为癫痫是难治疾患,所以务必坚持长期治疗。我的经验是发作期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休止期是治疗的重点,恢复期还需要巩固治疗。一般说,一年不犯病,脑电图及各项检查报告均已恢复正常,可开始减药,三年不犯病则可停药。若遇特殊情况,如青春发育期、月经初潮期易诱发时,还需要延长用药时间。  要取得病者与亲属的信任。首先要患者及其亲属了解癫痫方面的医学知识,取得他们的合作,坚持长期、规律性给患者服药。对懂事的儿童,要耐心作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坚定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同时需要家属掌握相关生活调护方面的知识。我处编有《新健康》月刊,有很多关于癫痫预防、护理知识,可来函免费索取。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既要千方百计控制癫痫发作,又不能以此为最终目的。因为某些顽固性癫痫,在目前医疗条件下,中、西药物均难控制发作,能想方法减少其发作,减轻病人痛苦,就达到一定的目的。相反,任意加大用药量或使用不恰当的、带有毒性的药物,即使控制一时,也可能因为药物中毒,给患者带来危险。日本和田丰教授曾经说过"因为癫痫是一种终生疾病,治疗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使患者生活得正常些,愉快些而不是单纯的'控制发作'。具体说来,对于难于控制的病例不要因控制发作而使药物的副反应无法接受。应在副反应可以耐受的条件下,力争最大程度的控制发作。"他的话很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治法  勿庸置疑,临床以提高疗效为最终目标,因此多年来,我从临床观察和总结有效病例入手,积极探索和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与方药。兹结合临床所见,对癫痫病常用治法简要论述之。  (一)醒神开窍定痫法  清代尤在泾有中风治疗八法,验之临床对癫痫病治疗也颇具指导意义。其中之开关即是开窍法,癫痫神昏窍闭当以开窍法救急,这是共识,但如何开窍认识并不统一。有人主张芳香开窍,有主张豁痰开窍,有的认为勿需单用开窍药,而应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我的经验是遇痫发急症,要针药并用,中西医并举,迅速止痫,保护脑髓神机免遭持续受损是为目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至宝丹皆是常用之品,现在临床脑病科常用的中药如醒脑静、清开灵注射液,皆可辨证应用于痫病的临床治疗,特别是发作期的急救。  近年来,随着中药的剂型改革和针灸治痫的广泛应用,静点给药清开灵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等的应用越来越多,扩大了中药给药途径,提高了临床疗效,扩大了痫病急诊的中医用药和抢救手段。我认为癫痫病发作期,无论病机如何,有否意识丧失,皆是清窍蒙闭,无神失控而发病,因此在救治过程中,醒脑开窍是使脑神稳定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在临床上只要是属于癫痫发作,必先开窍,除中药选用麝香、冰片、菖蒲、郁金等开窍之品外,无论何种类型发作,有否意识丧失,安宫牛黄丸用之无误,事实上,在癫痫发作期中,无论何种类型,只是窍闭程度深浅和邪扰部位之别,因此均可应用此法,同时配合针刺治疗,使窍闭者其窍开。  (二)活血化瘀法  此法对于颅脑外伤,或小儿难产,颅内出血所造成的癫痫更为适宜。癫痫发作时,人体脏腑气血失去了平衡而发生紊乱。气机紊乱必然导致血流不畅,这是因为气和血有密切的联系。气滞以后血流瘀阻,血瘀以后气机更加不利。所以在治疗癫痫时,尤其是治疗外伤性癫痫时,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常用活血药物有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益母草、桃仁、红花等。痫病日久,久病入络,有舌质紫暗者,病在脑髓,部位较深,可用破血通络的药物。使用这些活血药时要注意,妇女月经过多或妊娠期间禁用。  中医学有"久病多瘀"之说,对于癫痫,有瘀血症状者,应用活血化瘀法当属无疑,但对于部分痫证,有时瘀阻之象不明显,但病久难愈,用其它治法效不显著时,也可配合使用活血通络治疗,往往可收到较好疗效。  明·鲁伯嗣《婴童百问·卷二·惊痫》对因瘀致痫论述较为详细,他认为"血滞心窍,邪风在心,积惊成痫",此后王清任力倡活血化瘀法。近十几年来,活血化瘀法在痫病治疗中已得到了普遍重视。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其机理作了探讨。根据本人大量病例分析,癫痫病血瘀证是客观存在的,因虚致瘀是癫痫发生的主要病机之一。随着对癫痫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运用活血化瘀通窍法治疗痫病的报导日益增多,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学者认为该病以瘀血为基本病理基础,以痰瘀热结,蒙蔽脑神为基本病机,在治疗上应重在祛邪,采用破血行瘀,通经活络为主要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三)化滞通腑,清热止痫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医所说的"食痫"、"热痫",食痫即由于饮食失节而诱发的癫痫病,小儿痫病用此法者较多 。癫痫发作时多数伴有胃肠道的症状,如嗳气打嗝,脘腹胀满,纳呆厌食,或反复呕吐,或阵发性剧烈腹疼痛。常用消食化滞药物有山楂、槟榔、麦芽、鸡内金、神曲、莱菔子等。这些药物必须同祛风、化痰、镇惊、清热等方法同时应用才能取效。  在癫痫频繁发作期多数病人以实证、热证为主。因为肝风可以化火,痰浊可以化热,所以病人除有神昏抽搐的症状以外,还可伴有面赤唇红、口干燥渴、心急易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脉象弦滑有力、舌质干红、少津等症状,主要表现为邪热充斥。对这些癫痫病人除了运用祛风、逐痰、镇惊等治法以外,还必须加以清热通腑祛邪。可选用大黄、芒硝、黄芩、黄连、山栀、生石膏、知母、青黛、寒水石、龙胆草等药。  钱仲阳先生制方,对痫风祛邪多配攻下之品,张从正更是崇尚汗、吐、下三法,给痫病实证者的治疗有很大启发。近年来,通腑法已成为脑病治疗大法之一,不少学者对通腑的作用机理,应用宜忌、临床疗效观察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认为一可直折肝气之暴逆,令"气复反",迅速截断血瘀脑络之病理环节,使上壅之痰随气而化,随火而降,热结痰火消散,病势自然缓解。其二,推陈出新,邪有出路,硝黄同用,可祛痰化瘀,荡涤腑实,使伏火风痰得以降除,浊邪不得上扰脑神,克服气血逆乱而防止内闭。因此在痫病发作期通腑法运用得法,往往成为病情转归的决定因素。  关于通腑法的作用范围,不论是在发作期或休止期都可用通下法,且下之宜早不宜迟。若有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脉实则更是必用之征。临床上通腑使大便泻,腑气通为度,不宜过量,同时还需根据正气之盛衰,病机之兼夹,灵活配伍化痰、平肝、活血、补益等法。  (四)祛痰止痫法  "无痰不作痫",清·程国彭《医学心悟·癫狂痫》认为痫证"虽有五脏之殊,而痰涎则一",故逐痰,豁痰是治疗癫痫很重要的方法。癫痫病人或是由于有形之痰闭阻肺络,出现喉间痰声漉漉,口吐痰涎,或者由于无形之痰蒙蔽脑窍而致意识不清、神无所主、颠三倒四等精神症状。这些痰证有的是由于脾虚运化失职,水湿所化的寒痰、湿痰为患。也有的是因为热邪炽盛,炼液成痰,形成热痰、燥痰所致。清代医家喻昌云"治痰之法,曰祛,曰导,曰涤,曰化,曰涌,曰理,曰降火,曰行气",可谓之治痰之法的要领。验之临床,当因患者痰邪性质不同,分别选用清热化痰,燥湿化痰,理气化痰,搜风化痰等法。  患者面色萎黄、食纳不佳、痰稀色白、肠鸣泄泻,更兼上述诸症者为湿痰。可用温化的药物如半夏、制南星、白附子等药,以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明李梃《医学入门·痫》云"痫本痰热挟惊,宜寒药清心降火化痰为主",如果见有痰证,并有面目红赤、口渴烦急、大便干结等热象时为热痰,应选用清热化痰的瓜蒌,贝母、天竺黄、竹沥、竹茹、青礞石、海浮石之类。  明·龚信在《古今医鉴·五痫》中提出治痫应"宜豁痰顺气"。临床上在治痰时酌加一些调气的药物,如陈皮、青皮、枳壳、厚朴,则祛痰的效果更好。  另外在痰热很重的时候,多伴有大便干结,肚腹胀满,舌苔厚腻等症状,可以用攻下的办法,在清化痰热的药物中加大黄、槟榔以起通腑逐痰的作用,使祛痰的效果更好。  痫病有邪实壅于膈上而成者,当以涌吐之法。张从正《儒门事亲·痫》中治疗痫症"发惊涎潮,搐搦如拽锯,不省人事,目瞪喘急"者,主张用稀涎散吐之。明虚抟《医学正传·癫狂痫症》也指出"痫宜乎吐"。吐法多用于临床身体壮实者,且为治标之策,吐后当根据病情调治。  临床上痫病日久,痰瘀同病者颇为多见,津疑为痰,痰瘀互结,痼结窍络,因此痰瘀同治更为治痫常法。  (五)祛风解毒止痫法  本法适用于因风邪而引起的癫痫。风邪有外风和内风的区别。外风多是指风寒或风湿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风邪阻于经络可以见到剧烈头痛、肢体麻木等症。内风则是由于肝阳上亢或阴虚内动、风挟痰浊瘀血上扰神明而引起癫痫抽搐。临床上发病迅猛,变化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或出现全身强直抽搐,摇头动肩,口眼震颤,肢体肌肉抖动,或两眼上视或斜视,头晕目眩,脉弦劲有力。  外风宜疏散,风因风寒所致者可选用羌活、防风、藁本、细辛药物,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头痛性癫痫。风湿外袭者,可用菊花、蝉蜕、蔓荆子、柴胡等。  内风宜平熄,对于抽搐有力,属于肝经实热动风的病人,可用羚羊角粉,生石决明、钩藤,地龙等药,不仅能熄风止痉而且可以清泄肝热。如果久病癫痫、体质虚弱、抽搐力小或者局限性发作者,应选用止痉作用和缓的天麻、白蒺藜、僵蚕诸药。倘若频繁抽搐,可用止痉作用大的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以加强祛风通络的功效。  癫痫病机以肝肾不足,气血两亏为本,素有瘀血,痰浊内停,而发病的直接原因为"内风",内风多动直接影响癫痫的发病进展及缓解的过程。治疗在滋补肝肾,气血双补,化痰通络等法兼顾的基础上,重点应在治疗"内风","内风"生于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而行在血脉之中,为"血中之风",血中之风当散,当祛,治疗当以"散血中之风"为首要大法。经云"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所以临床上在癫痫休止期除根据患者体质选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以靖风动的药物外,另多配合选用荆芥、防风、薄荷、生茜草等祛风药,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本经》载"下瘀血,除湿痹"。用以散风邪,逐瘀血。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肝、脾经。《本经》戴"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本草汇言》载"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痹痫痉等症"。用防风辛温轻散,润泽不燥,能发邪从毛窍出,用以散风通经、熄风化痰。薄荷味辛性凉,归肝、肺经。《本草备要》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以轻清宣透,散风清热,清利头目。生茜草性寒味苦,归脾经。《本经》载"主寒湿风痹,补中"。《本草纲目》载"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用以活血散风,通利经脉。诸药配合,共奏散风活血,祛风化痰之功,宣散血中之风。  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祛风止痫宜与养血、活血的药物同用,这样治疗的效果更好。  外邪入侵,郁久化火为毒,解毒清脑也为治痫常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火郁发之,民病呃逆瘛苁",湿热火毒之邪,与风合侵犯脑髓,当配用连翘、菊花、僵蚕、薄荷等以解毒祛邪。现在对中医学毒邪概念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其临床致病作用的认识日益重视,不少学者已经开展这方面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可能在毒邪致病的病因学说方面能有所突破。  (六)镇惊安神调气止痫法  常因惊恐等精神情志因素过极而诱发的癫痫病人适用此法。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血逆乱上犯脑髓,情志过极,心肝火盛,邪热上扰则神不守舍而致惊痫抽搐。在癫痫发作时伴有惊叫,惊惕不安、肌肉跳动、喜笑失常、神魂不宁。平时胆怯易惊、躁动不安、少眠多梦。可以用镇惊安神的药物。  属于实证的病人可以选用质地重镇的金石药及介类药,如灵磁石、琥珀、龙骨、牡蛎、朱砂等。应用时还须配伍一些清热泻火,平肝潜阳的药物,则效果更好。如属于心血不足或肝阴亏损的病人,可以用养心安神、柔肝敛神的办法,选用炒枣仁、柏子仁、白芍、女贞子、远志、夜交藤、生地诸药。  情志发病,其发在脑,情志在病,其伤在脑。如因情志过极,大怒发痫者,可用行气解郁的五磨钦;如果情志不畅,神志呆滞者可用调气解郁的逍遥散,胆火旺盛见烦躁目赤,耳鸣眩晕者可用丹栀逍遥散。心脾亏虚,神不守舍者,配合使用补益心脾的方法。  (七)补肝肾填精髓法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髓主脑,伎巧出焉。凡是由禀赋不足所引起的癫痫,诸如原发性癫痫,或由于遗传因素或是大脑先天性缺损所致者,都可以用补肾的方法治疗。另外癫痫大多患病日久,穷必及肾,肝肾之间关系密切,也就是常说的"肝肾同源",肾水不足则肝阴必然亏损,肝肾两虚,就可以形成虚风内动,引起惊痫抽搐。如明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癫痫总论》云"由肾中阴火上逆,而肝主之",所以补肾也就可以养肝,肝阴(血)充实,肝风自可平熄。常用的补肾药有熟地、何首乌、山萸肉、女贞子、龟板、鳖甲、紫河车、枸杞子、杜仲、五味子等。这些药物也经常是在癫痫的缓解期应用。在抽风频频发作时,应该祛风、逐痰、清热、镇惊、治其标证。待风平熄,痰热已清,再用补肾养肝的药物,缓治其本。由于癫痫为久病,多难速愈,在滋补肝肾时,宜选用性平力缓之品,以图守方徐图,日久见功。  (八)健脾补气止痫法  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痫病》谓"因用寒凉太过,损伤脾胃而成",这种方法常在癫痫休止期使用。尤其病人见有面色发黄、形体消瘦、经常出汗、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较为适用,或是轻微抽搐、间隔时间较长、局部肌内抽动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健脾益气虽然不能直接祛风、化痰,但中医认为培土可以抑木,就是说脾胃强壮了,可以抑制肝风的蠢动。另外脾胃健旺了,湿痰也可以减少。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健脾的药物后,可以看到病人面色逐渐红润、精神好转、食量增加、体质增强,从而使癫痫的发作次数慢慢减少。常用的健脾药物有党参、黄芪、茯苓、白术、黄精、玉竹、山药、薏苡仁、甘草等。  中焦脾胃功能失调是癫痫发病的病机要点之一,临床调理脾胃非常重要,大凡临床治痫常用的益气、行气、降逆、化痰、消积、清热等法,均有赖于中焦脾胃功能的调理。另外饮食调护也是中医治痫的重要内容,临床不可小视。  补益法多用于痫病的休止期和发作期以虚证为主要证候表现者。其中以益气法和滋阴法运用较多,且常与化痰、活血、通腑、熄风等法合用。如果发作期或病情发展出现脱证多以参附汤、独参汤急煎鼻饲或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点等。  补虚之法在癫痫的治疗中可以观察整个治疗过程,且多攻补兼施,调补结合,以平补、清补为补虚常法。  综观痫病的治疗原则和中医治法,是临床实践的总结,在痫病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在休止期攻补兼用。虽然治法的运用依据证候不同各有侧重,但从整体是以调整气血升降,清理内风产生之源头,从而获得良效。  以上主要是内科药物治疗的常用方法,在临床上要结合非药物手段,综合治疗。http://jibing.jiankang4.com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