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协调性宫缩乏力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12-11-23 12:21:06

    一旦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首先应寻找原因,检查有无头盆不称与胎位异常,阴道检查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情况。若发现有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若判断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应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

  (1)第一产程

  1)一般处理:消除精神紧张,多休息,鼓励多进食,注意营养与水分的补充。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营养,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500-10OOml内加维生素C 2g,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低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产妇过度疲劳,缓慢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或哌替啶100mg肌注,经过一段时间充分休息,可使子宫收缩力转强。对初产妇宫口开大不足4cm、胎膜未破者,应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排除粪便及积气,刺激子宫收缩。排尿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及时导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宽产道,且有促进宫缩的作用。破膜12小时以上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字串4

 

  2)加强子宫收缩:经上述一般处理,子宫收缩力仍弱,确诊为协调性宫缩乏力,产程无明显进展,可选用下列方法加强宫缩。

  人工破膜:宫口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己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胎头直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现有学者主张胎头未衔接、无明显头盆不称者也可行人工破膜,认为破膜后可促进胎头下降入盆。破膜时必须检查有无脐带先露,破膜应在宫缩间歇、下次宫缩将要开始前进行。破膜后术者手指应停留在阴道内,经过1-2次宫缩待胎头入盆后,术者再将手指取出。Bishop提出用宫颈成熟度评分法,估计人工破膜加强宫缩措施的效果。该评分法满分为13分。若产妇得分≤3分,人工破膜均失败,应改用其他方法。4-6分的成功率约为50%,7-9分的成功率约为80%,>9分均成功。

  地西泮静脉推注:地西泮能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口扩张,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常用剂量为100mg,间隔2-6小时可重复应用,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缩宫素静脉滴注:适用于协调性宫缩乏力、宫口扩张3cm、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将缩宫素2.5U加于5%葡萄糖液500ml内,使每滴糖液含缩宫素0.33mU,从8滴/分钟开始,根据宫缩强弱进行调整,通常不超过1O mU /L(30滴/分钟),维持宫缩时宫腔内压力达6.7-8.0kpa(50-60mmHg),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40-60秒。对于不敏感者,可酌情增加缩宫素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宫缩、听胎心率及测量血压。若出现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外源性缩宫素在母体血中的半衰期为1-6分钟,故停药后能迅速好转,必要时加用镇静剂。若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注速度。由于缩宫素有抗利尿作用,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尿少,需警惕水中毒的发生。 字串6
前列腺素(PG)的应用:地诺前列酮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及局部用药(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地诺前列酮2mg和碳酸钠溶液1支加于10ml生理盐水中,摇匀成稀释液,加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1μg,能维持有效宫缩。若半小时后宫缩仍不强,可酌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μg/min;副反应为宫缩过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率过速、视力模糊及浅静脉炎等,故应慎用。静脉滴注时,偶见类似静脉炎症状,停药后常自行消失。

  针刺穴位:有增强宫缩的效果。通常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支沟等穴位,用强刺激手法,留针20-30分钟。耳针可选子宫、交感、内分泌等穴位。经上述处理,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2)第二产程:若无头盆不称,于第二产程期间出现宫缩乏力时,也应加强宫缩,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产程进展。若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会阴后-斜切开以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若胎头仍未衔接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

  (3)第三产程: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时,可静脉推注麦角新碱0.2mg或静脉推注缩宫素lOU,并同时给予缩宫素10-20U静脉滴注,使宫缩增强,促使胎盘剥离与娩出及子宫血窦关闭。若产程长、破膜时间长,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