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发病机制

更新时间:2012-11-28 03:29:45

    发病机制:

    1.心律失常的分类及产生机制  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因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1)激动形成失常:可分为两类:窦性心律失常及异位心律。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游走心律及窦性静止。异位心律指激动发自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如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激动传导受阻次级起搏点发出激动,防止心脏停搏,称为被动异位心律,发生1~2次者称逸搏,3次以上者为逸搏心律,如次级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发出激动的频率超过窦房结的频率,抢先一步在窦房结之前发出激动,称为主动性异位心律,发生1~2次者称为过早搏动,连续3次以上者称心动过速,其频率更快而有规律者称扑动,更迅速而无规律者称颤动。异位心律根据起搏点的不同,可分为房***界性及室性。

    (2)激动传导失常:由于生理不应期所引起的传导失常称为干扰,最常发生在房室交界区,如果连续多次激动都在房室交界区发生干扰,称为干扰性房室分离。病理性传导阻滞可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心房内、交界区及心室内,分别称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当激动通过房室旁路使部分心室先激动,称为预激综合征,此属于传导途径异常。

    (3)激动形成和传导失常并存:如并行心律异位心律伴外传阻滞等。

    小儿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居首位,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仅此两项占心律失常心电图的78.6%,两者多数为生理现象。北京儿童医院心电图室1969~1974年检出心律失常1039份共有各种心律失常1196例(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律不齐),比较各种心律失常发病的百分比,可见过早搏动(期前收缩)的发病最高,其中室性最多房室传导阻滞次之,以一度多见。小儿心律失常发病数与成人不同之处主要是心房颤动较成人显著减少,只占0.6%,而成人心房颤动仅次于室性期前收缩,居第2位,。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