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慢性胃炎用药切勿胡乱使用

更新时间:2013-01-23 23:54:38

  老张罹患慢性胃炎已多年,亲戚朋友时时介绍各种胃药给他,什么“双层”的、“特效”的、“强力”的都有。服用后有时似乎有些效果,但病情总是反反复复,食欲渐渐减少,体重也逐渐下降,为此老张烦恼不已。

  治疗胃炎,不应跟着广告走

  对于老张的这种情况,郅敏医师表示,疾病的合理治疗应当建立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诊断不明,用药就不能有的放矢。盲目用药,不仅难以取得疗效,有时反而对病情不利。郅敏说道,一般所说的胃药基本是抗酸剂,它可能是直接中和胃酸的碱性药物,或是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使胃中酸度下降。这类药物只适用于高胃酸分泌的胃病,而不适用于其他。若是低胃酸的,还人为降低本来已处低水平的酸度,那不是帮倒忙了么?胃药虽常用,但药不对症者并不鲜见。

  据郅敏医师介绍,慢性胃炎是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表现为上腹痛、饱胀、反酸等症状。特别是自胃镜发明且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后,有“胃镜所之处,处处皆有炎症”之说。但凡因胃部不适去做胃镜检查的,除了新生儿和一些小朋友,大多都有一个慢性胃炎的诊断。即使是患有溃疡病、胃癌等其他胃病者,也大都合并存在着慢性胃炎。可见,慢性胃炎十分普遍,其发生首先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还与饮食不当、营养缺乏、药物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

  慢性胃炎又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另一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那会加重胃的腺体萎缩,减少胃酸分泌,食欲会越来越差,腹胀也会逐渐加重。

  胃镜检查是重要诊断工具

  郅敏坦言,单靠临床症状,要区分慢性胃炎的种类比较困难。一般而言,有些慢性胃炎,由于胃酸增高,故症状与消化性溃疡更类似,如节律性疼痛、嗳酸,服用中和胃酸的药物可得短期缓解;有些慢性胃炎,则由于胃酸或胃动力不足,因而多有上腹闷痛,饭后腹胀或压迫感,胃口欠佳,嗳气,大便易出现消化不了的食物,长期还可能出现贫血、消瘦和体力不支。

  胃镜检查是诊断各种胃病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胃被照得通明透亮,不仅可以凭肉眼清楚地看到胃的形态和黏膜色泽的改变,还可以在胃镜检查的同时,钳取一小块胃的黏膜组织到显微镜下做病理检查,进一步了解胃黏膜的细微病变,有利于及早发现病情。

  在经过胃镜及相关的检查之后,老张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显著降低,难怪他总胃口不好,饭后腹胀呢,这和他长期过度使用抑酸的胃药有关。老张满脸懊丧:“唉,我真是自己害自己呀。”

  慢性胃炎,治疗养护相结合

  “在明确诊断后,患者首先要树立坚强的信心”,郅敏强调。因为各种胃病(包括溃疡病和胃炎)的发作与精神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忧心忡忡会加重病情。相反,情绪开朗,加之以正确的药物治疗,病情会得到改善,身体亦会康复。

  郅敏表示,慢性胃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其治疗应及早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尽快且坚持治疗。单一药物疗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一定的症状,但如果引起胃黏膜损伤的各种刺激因素继续存在、合并HP感染、胃动力不足等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及病情的反复,单一药物治疗的疗效往往就不大令人满意,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制订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案。

  规律饮食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样也有利于疾病恢复,“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治疗胃病的同时,饮食需要定时定量,多进食新鲜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酸辣刺激性、过咸过烫、腌制腐变之品。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更不要带着不良的情绪进食。适当参加娱乐体育活动是增强体质的最廉价而又有效的手段,但是必须持之以恒。

  Tips:

  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致胃癌?

  郅敏表示,事实上只有少数慢性胃炎患者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而只有约1%未做治疗的萎缩性胃炎,可能发展为胃癌。因此,过分担心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变成胃癌是不必要的,也没有科学的依据。

  但是,她强调,对明确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改变且有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者,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或来自胃癌高发区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疗程一周到两周,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才能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杆菌。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进行定期的胃镜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早期胃癌,及早治疗。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