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中药材中驱虫药的炮制方法

更新时间:2010-09-21 16:29:47

  凡能驱除或抑杀寄生虫和药物,称为驱虫药。

  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肠内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所至和疾患。患有肠寄生虫的病人,每见肚腥胀痛,不思饮食,或善食易饥,或善吃异物,久之面色发黄,形体消瘦,头发焦黄直立等营养不良现象严重出现。应用驱虫时,必须根据寄生虫的种类,病从体质的强弱,症性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用和配伍适当的药物 本类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使药物与寄生虫易于接触,从而更好地发挥驱虫作用;并根据大便的正常与否,适当配伍泻下药,以促使虫体排出。由于某些驱虫药具有相当的毒性,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孕妇,老弱患者都应慎用。

  使君子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呈纺锤形,具5条棱,棱间凹陷。果皮茶褐色,光滑,顶端狭尖,基部钝圆。体轻,不易破碎,断呈五角形,壳内含种子1粒,种子狭纺锤形,有多数皱纹,种子皮棕褐色或黑褐色,种仁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纹。气微香,味微甜。

  [炮制]生用或炒黄。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驱虫。用于蛔虫病,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使君子9-12克,捣碎入煎剂;使君子仁6-9克,多入丸散服或单用作1-2次分服。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大量服用,否则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有呃逆现象。

  苦楝皮

  [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和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板状,槽状或半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或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皱纹及点状灰棕色皮孔,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质韧不易断,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无臭,味苦。饮片为半弯形条状,表皮灰棕色或灰褐色,常有棕色小麻点,有皱纹,内面淡黄色。

  [炮制]切丝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驱虫。用于蛔虫病,外治疮癣瘙痒。

  [用法用量]4。5-9克,1-2次分服;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肝炎,肾炎患者慎服。

  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川楝实。

  [来源]为楝科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呈类球形,表面金黄色,棕黄色具深色小点,果皮革质,果肉松软,淡黄色,果核尖圆形,具6-8条纵棱,内含黑棕色种子6-8粒。气特异,味酸苦。饮片为半球状,不规则的块状。

  [炮制]生用,炒黄,盐炒。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疏肝,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腹痛,疝痛,蛔虫症。

  [用法用量]4。5-9克。

  南瓜子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呈扁卵圆形。种皮淡黄白色,边缘有棱起的环边,顶端渐尖而平截,底部钝圆,内含种仁一枚,富油性。气微香,味微甘。

  [炮制]捣碎生用。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用绦虫病,血吸虫病。

  [用法用量]60-120克。

  榧子

  [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呈卵圆形,表面灰黄色功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另端稍尖。壳质硬,内含种仁一粒,表面皱缩。气微,味微甜而涩。

  [炮制]捣碎生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积,去虫。用于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9-15克。

  槟榔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呈扁球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一凹窝,其侧缘一明显疤痕。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呈棕,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饮片为微片或块粒,薄片有放射状花纹。

  [炮制]切片或打碎,生用或炒焦。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积,驱虫,降气,行水,用于食积腹胀,绦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痢疾后重,疟疾,水肿。

  [用法用量]3-9克;驱绦虫,姜片虫30-54克。

其他中医热点推荐:从道法术器看如何学中医养生  

   新上线书籍:《从字到人:养生篇》 《黄帝内经女人养生养颜》

          《不上火的生活》《看名医不挂号》 《由梦说健康》

(实习编辑:陈猛)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