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药膳巧治肺结核

更新时间:2010-09-21 16:43:32

肺结核是消耗性疾病,本质为阴虚。除加强营养外,还应饮食清淡,忌肥甘油腻。不吃或少吃辛辣香燥之物,如韭菜、洋葱、芥末、辣椒、胡椒等及油煎、干炒、炙烤之品,以免耗气伤津,对疾病不利。

  肺结核中医称之为“痨瘵(音“寨”,病的意思)”,俗称“肺痨”。其特点是热量消耗快,体力消耗大,因此需要补充营养。但进补也不可盲目,当身体十分虚弱时,过分滋补也会适得其反。应根据病证,分型选择药膳来补益。

  肺阴亏损型

  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颧红咽干,舌质红,脉细数。宜选用养阴润肺的药膳。

  沙参麦冬虫草肉

  【原料】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冬虫夏草10克,猪瘦肉250克,食盐、味精少许。

  【做法】将沙参、麦冬煎水,得1000毫升煎液待用。将猪瘦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入煎液,旺火煮沸后,加入冬虫夏草,改用文火,待肉烂时加食盐、味精,调味后食用。

  【特点】北沙参可滋阴润肺,麦冬可养阴生津,冬虫夏草可补肺益肾、止血化痰,辅以猪瘦肉,血肉有情之品可补虚损、润肺肾。此方适用于潮热不退、身体瘦弱、干咳少痰的肺结核早期。

  川贝银燕羹

  【原料】川贝母3克,玉竹10克,燕窝4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玉竹煎汁。用热水泡发燕窝及银耳,择洗干净,放入煎汁、冰糖,隔水炖熟食用。

  【特点】燕窝味甘、淡,性平,养肺滋阴,化痰止咳,补而能清,为肺痨圣药。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银耳、玉竹均有滋阴润肺作用。本品早晚食用,连食15天后,对潮热、虚劳燥咳、咳嗽见红者有效。

  肺脾气虚型

  表现为气短、胸闷,咳嗽,有痰带血丝,腹胀纳差,神疲乏力,语声低弱,面色白白,怕冷,舌苔白腻,脉细弱。宜选用补气、健脾、益肺的药膳。

  炒肺片

  【原料】猪肺250克,甜杏仁(炒)25克,白芨粉10克,麻油、酱油、黄酒、生姜、盐各适量。

  【做法】将猪肺灌洗干净,切片,加水炖烂待用。将麻油倒入炒锅中,放入肺片,加入炒杏仁、黄酒、生姜翻炒,加少许酱油,出锅装盘。可蘸些盐、白芨粉食用。

  【特点】此方来源自古医书《证治要诀》,具有补肺气作用。以“肺”补肺,再加之甜杏仁,可止咳化痰,炒后开胃健脾,白芨收敛止血。适于肺虚喘息、久咳咯血并伴有食欲不振者。

  海参白果炖母鸡

  【原料】老母鸡肉200克,白果仁50克,海参20克,生姜、葱、味精、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海参水发,白果仁先汆后备用,母鸡肉切块,加入姜、葱下锅先炖至六成熟,加入海参、白果仁,文火再炖半小时,入盐、味精即可食用。

  【特点】白果民间用以抗痨杀虫、敛肺定喘;海参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功效;母鸡肉味甘,性温,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为神疲乏力、咳血盗汗者之药膳。

  气阴两虚型

  表现为潮热盗汗,动则汗出,气喘神疲,咳嗽,咳痰不多,间有血丝,颧红面白,咽干口燥,舌胖苔白,脉细无力。宜选用益气养阴的药膳。

  芪地炖鳖肉

  【原料】鳖肉250克,生地黄20克,黄芪15克,葱、姜、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带有裙边的鳖肉切块,加入生地黄、黄芪、葱、姜和水,先用旺火后用文火,炖至肉烂,入盐及味精后稍炖停火,食肉喝汤。

  【特点】鳖肉味甘,性平,滋阴补虚,而且鳖的裙边含胶原蛋白高,有利于肺组织修复,配生地黄加强滋阴凉血功效,加上补气的黄芪,常食可达气血双补的目的。但鳖肉滋腻,难消化,体质虚弱者只能分次少量食用。

  双参蜜耳饮

  【原料】西洋参10克,北沙参15克,银耳10克,蜂蜜适量。

  【做法】银耳水发,洗净捞出。西洋参、北沙参放入银耳中一次加足水,大火烧开,文火慢炖,等汤稠后,入蜂蜜调匀,随意饮用。

  【特点】银耳味甘、淡,性平,入肺、胃、肾经,与北沙参相配,加强滋阴润肺作用,西洋参味苦,性微寒,可补气养阴,清热生津,调以缓中补虚的蜂蜜,使之成为甘甜可口的羹饮。为骨蒸潮热、短气懒言患者的药膳。

  肺结核是消耗性疾病,本质为阴虚。除加强营养外,还应饮食清淡,忌肥甘油腻。不吃或少吃辛辣香燥之物,如韭菜、洋葱、芥末、辣椒、胡椒等及油煎、干炒、炙烤之品,以免耗气伤津,对疾病不利。此外,还要适劳逸、慎起居、戒烟酒、调情绪等加以多方注意,坚持全程用药治疗,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辜毅)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