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7旬大妈误吃农药住院?

更新时间:2010-09-22 12:47:59

昆明寻甸的毕大妈,因错把农药磷化铝当消化药吃中毒,昨日,经过云南省红会医院急诊内科全力抢救,将毕大妈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但仍处于危险期。

  “几个月前,家里米生虫,我到街上买来农药杀虫。”毕大妈回忆说,那瓶农药比大拇指稍高,里面有七八片药,买回家后,她忙其他的事就忘了将药放到米里。后来再看到这瓶药时,毕大妈忘了那是农药,见是小瓶子装着,标签只有指甲大,看不清上面的字,她便问了村里其他人在得知是助消化的药后,就将它和平时吃的药放在一起。这才引发了吃错药的意外事故。

  毕大妈的侄子毕先生说,农村里,一般会拿一片磷化铝,用布厚厚地包好,放到米里杀虫。他在建议村民一定要将毒药和吃的药分开存放外,还建议没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市民,一定要定期为单独居住的父母清理家庭小药箱。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小毛病,几乎所有人都有自己找点家里备的常用药吃的习惯,但就是这个习惯存在着用药安全隐患,像毕大妈这样吃错药、吃过期药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昨日,小曾的同事特邀云南省红会医院急诊内科的杨亚非主任,给大家开出了如何建立、管理家庭小药箱的“处方”:建议大家定期清理家庭小药箱、分门别类存药、吃完药再扔说明等,目的就是让大家安全用药。

  1号处方药品要分类存放

  “为避免急用时拿错或误服药,建议把大人、儿童和老人的药分别储存,如果家里有慢性病患者就应该专药专柜。”杨亚非说,除此之外,最好把外用药、内服药、特殊用药和常规用药等分开存放。另外,药箱最好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误服发生危险。

  “一定要将毒药与服用药分开存放。”据杨亚非讲,除了毕大妈把毒药当消化药吃中毒外,还曾有酒精中毒患者把农药当止咳糖浆喝。

  2号处方定期清理药箱

  “绝大多数药品都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光照、潮湿和热度等。因此,药品保存首要原则就是避光、避湿、避热。”杨亚非说,家庭药箱有时由于保存方法不妥当,导致还没过期的药就发生变质,因此,必须定期清理家庭药箱,检查药品是否有发霉、粘连、变质、变色、松散、怪味等特征,有这些特征的药品就不能再保存。另外,定期清理家庭药箱还有利于将过期药清理出来,以免吃了中毒。

  3号处方药品吃完再扔说明

  有些市民为图储存方便,把药品的外包装和说明都扔了,只留下一瓶药或一板胶囊,时间一长,连生产日期、有效期、治什么病等都忘了,杨亚非说这就犯了“储药的大忌”。这样很容易吃错药或吃了过期药,不但功效大减,还会有毒副作用。

  他建议最好将药品说明存放好,以备查询。另外,他还建议给零散药品做标签,在标签上写上药名、有效期、作用等,方便服药时查看。

  4号处方 家庭药箱不主张多备药

  杨亚非认为,注射剂、抗生素类药品不宜储备。他建议家庭药箱一般储备3类药品及药物:消化类药品,如消食片、多酶片、健脾的药等;感冒类药品,如克感敏、感冒清、康泰克等;另外,他还建议家庭药箱还应备点外伤类药品,如酒精、止血纱布、创可贴等应急药品。

  温馨提醒

  吃药拿不准最好看医生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储备药,生病了都会拿储备药给自己或家人治病。杨亚非建议,用药前最好问几个问题:真的搞清楚得了什么病吗?真的确定用这种药有效吗?剂量用得对吗?不用去看医生就能搞定吗?他说,如果拿不准,最好去看医生。

  特别是给孩子用药时,昆明市儿童医院医务科的潘科长建议,家长给孩子用药前一定要摸清拿准,拿不准的话最好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以免拖延最佳看病时间,病情发生变化对孩子不利。

  吃药时喝酒可能会中毒

  杨亚非说,吃先锋霉素、抗生素、头孢类、奎诺酮类及止泻药等不能喝酒,喝酒会产生毒副作用而引起中毒。

  在杨亚非保存的病历上,记者注意到有吃阿莫西林中毒的患者。他说,许多人家中备有阿莫西林,但在服用时存在误区,病毒感染不能吃阿莫西林,比如病毒性感冒就不能吃。阿莫西林是种消炎药,比如胃肠道疾病可以吃。

  另外,他建议开车的司机最好不要吃感冒类药品,因为部分感冒类药品可能会诱发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反应迟钝等反应,从而导致危险发生。为此,他建议经常驾车者慎服感冒药,确保安全。

(责任编辑:郎成林)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