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得了咽喉炎要怎样去处理

更新时间:2010-09-25 06:05:47

其他耳鼻喉科热点文章链接:  剧烈头痛原是中耳炎惹的祸

               专家:90%的人有鼻中隔偏曲

               宝宝吸安慰奶嘴 得了中耳炎

  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

  急性咽炎:常为病毒引起,其次为细菌所致。冬春季最为多见。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且常是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的并发症。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的刺激、吸烟过度等,降低人体抗力,容易促其发病。成年人以咽部症状为主,病初咽部有干痒,灼热,渐有疼痛,吞咽时加重,唾液增多,咽侧索受累则有明显的耳痛。体弱成人或小儿,则全身症状显著,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全身各种慢性疾病,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继发本病。自觉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恶心,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在说话稍多,过食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呼吸及吞烟均畅通无阻。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应戴口罩、面罩等防护措施。

  (3)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避免烟、酒、辛辣、过冷、过烫刺激食物。

  (5)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病菌不易生长。

  (6)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热退火,润养肺肾阴液的作用,可适量选食。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8)不要长时间讲话,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抗炎灵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用于慢性期,肺肾阴液不足者。

  (3)清音丸,每次3-6克,每日2次。

  (4)金果饮,每次1汤匙,每日3次。用于慢性咽喉炎。

  (5)风油精2-4滴,口服慢慢咽下(不可用水送服),每日5次。

  2.验方自疗法

  (1)生甘草5克、桔梗10克,开水冲泡服。

  (2)金果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急性咽喉炎。

  (3)鲜鱼腥草60克,洗净捣烂,用米泔水1碗煮沸冲调,加适量白糖,每日2次,用于急性咽喉炎。

  (4)生地黄60克、玉竹60克、桂枝6克、分2次煎服,每日1剂,用于慢性咽喉炎。

  (5)银花、麦冬各10克、胖大海2枚,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于慢性咽喉炎。

  (6)大蒜2只,大蒜捣烂后贴鱼院穴、大椎穴。本方功可泻热清肺,用于治疗热上扰咽喉,咽喉肿痛。

  (7)小独头蒜30克、醋50克。将蒜放醋中捣烂,外敷患处。本坟消肿止痛作用甚佳,对风寒湿热上扰致咽喉肿痛均有效。

  3.饮食自疗法

  (1)鲜丝瓜4根,切块捣烂去渣取汁,1次服完。

  (2)花生米去皮开水炖服。用于治声哑、失声。

  (3)白萝卜1只,香果3只,水煎后捞出,用白糖适量,代茶饮,每日2次。

  (4)海带400克,洗净切丝,水煎后捞出,用白糖200克腌制1天后食之,每次50克,每日2次用于慢性咽炎,用于咽有异物感者。

  (5)百合9克,绿豆15克,同煮加适量糖食用。

  (6)红枣5只,在火上将皮烧焦,加白糖水喝。

  4.外治自疗法

  (1)将食盐炒熟研末,吹入咽部,吐出涎水,可消炎止痛。

  (2)用食醋加等量水漱口,可减轻疼痛,每日多次。

  (3)西瓜霜适量,取少许吹咽部,每日3次。

  (4)锡类散适量,取少许吹咽部,停止讲话5分钟,每日3次。药汁可以咽下。

  避免误诊

  慢性咽炎并无细菌感染,不宜反复施用抗菌类药,一则无效,二则会产生副作用,对身体不利。只求药物治疗,忽视咽喉日常保养,自疗效果较差,甚至反复发作,迁延多年。咽喉炎急发,见到呼吸困难,吞咽不利,脓性白点不能擦去等症,不宜自疗,应送医院诊断治疗。

(实习编辑:刘新兰)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