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孩子感冒巧应对

更新时间:2010-09-23 10:25:18

尽管日常的大事小事我已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但是,一旦发生自己或家人生病,仍是让我最着急最担心的事情。我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要好好照顾全家人的健康。

  感冒——不大不小的烦恼

  尽管日常的大事小事我已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但是,一旦发生自己或家人生病,仍是让我最着急最担心的事情。我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要好好照顾全家人的健康。

  每年这个时候,乍暖还寒的季节,最容易遭受感冒的侵袭。今年由我先开始,最初是咽干、咽痒,然后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发烧。

  幸好我事先做了准备。我已经在药房配全了医生建议的自我保健用品,这样,我就能从发现自己或家人患上感冒或流感的第一时间便开始进行家庭护理。医生说,一旦发生感冒,治疗开始得越早,越能尽快控制症状,促进痊愈,并且能够预防感冒的各种并发症。

  家中常备不含PPA,并且起效快的感冒药,对付感冒更加得心应手。

  感冒和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能够杀灭细菌,但是对病毒来说毫无效果。医生的建议是:用感冒药减轻症状,依靠自身免疫力来战胜疾病。

  孩子感冒需要认真对待

  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尽管我已经非常小心地避免接近孩子,以免孩子被传染上,但几天以后,一岁大的宝宝还是出现了感冒症状。

  为什么孩子容易患感冒?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大人患感冒时,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或者咳嗽和打喷嚏时喷射到空气中的微粒传染给孩子。孩子在两岁前通常会得6~8次感冒,如果上幼儿园的话,患感冒的机会将会更多。

  孩子的面部骨骼没有完全发育,鼻腔相对比成人短小,而且鼻黏膜血管丰富,因而,孩子更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而且感染后鼻腔非常容易充血肿胀,造成鼻腔狭窄、堵塞,而且很容易并发中耳炎、咽喉炎和喉头狭窄。因此孩子感冒时,一定要及时为他治疗。

  怎样为孩子治疗?

  妈妈的难题:

  因为孩子不会擤鼻涕,发生鼻塞时,呼吸就变得粗重,吃奶也很困难,夜里好不容易哄睡了,过一会儿就哭醒了。

  儿科医生的建议:

  1.为了帮助宝宝呼吸顺畅,室内空气一定要保持湿润,尤其是使用空调的干燥环境中。可以在夜间给孩子使用汽雾发生器。

  提醒:白天应倒干净汽雾发生器中的水,并清洁晾干,防止细菌和霉菌的孳生。

  2.如果鼻塞影响孩子进食,可以用盐水滴鼻剂来缓解症状。

  提醒:准备一个带橡皮头的鼻吸管,可以用来轻轻吸去鼻中的分泌物。

  3.给孩子洗个热水澡能够帮助减轻鼻腔充血,特别是在临睡前,可以让宝宝安心地入睡。

  提醒:寒冷会使感冒更加恶化,必须鼓励孩子待在暖和的屋子里,洗澡时也要尽量避免受凉。

  妈妈的难题:

  孩子的小毛病,家长的大烦恼。那么小的孩子,给他吃药是一件非常让人痛苦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妈妈硬把那些又黑又苦的药汁灌进他嘴里,是一件难以理解而又令人非常震惊的事情。不管怎样劝他哄他拍他,他仍然会大哭大闹,甚至又呛又咳。

  还有更加可怕的:以前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因为给孩子吃药太难了,医生们更愿意使用那些万无一失地使药物进入孩子身体的方法:像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等。

  我曾经见到宝宝接受头皮针注射:护士将宝宝的头发剃去一片,旁边有两个人将他按住,一个护士将针头插入宝宝头皮上的血管。当时我站在一边,听见宝宝声嘶力竭的哭嚎,揪心得落下泪来,发誓再也不让我的心肝宝贝遭受这样的痛苦。

  据医生建议,给宝宝进行臀部肌肉注射也必须非常谨慎,如果频繁地在臀部打针容易引起宝宝肌肉萎缩。

  到底有没有一种没那么残忍的方法,让我的孩子顺利地度过难关?

  儿科医生的建议: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最好常备专为儿童设计的退烧药和感冒药,并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剂型。

  提醒:对3个月以下的孩子,最好在刚出现症状的时候就去医院就诊,因为对幼儿来说,很多疾病会出现与感冒相似的症状,有可能引起误导。另外,感冒如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很快发展成严重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中耳炎、哮喘甚至肺炎。

  对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找儿科医生就诊:

  *呼吸困难

  *唇甲紫绀

  *粘厚的绿色浓痰

(实习编辑:周云霞)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