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授课:大热天如何防猝死?

更新时间:2010-09-23 12:57:35

  案例

  7月4日清晨,快满四岁的向俊霖低烧,随母亲到南山人民医院向南社康中心诊治,未经诊疗即昏厥猝死,医护人员努力抢救,仍无力回天。

  8月17日,外来务工人员叶赞武与亲人聚会时,心脏骤停,抢救后虽有生命体征,但深度昏迷多日。21日,其家人签署了器官捐赠协议……

  季节寻因,炎热增加猝死风险

  目前正是酷热的夏季,而季节和猝死的发生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吗?望京医院心内科主任霍燕明认为,夏季高温的气候特点本身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

  首先,炎热会导致人体皮肤的表皮毛细血管扩张,这会导致内脏的供血量减少,增加了猝死的风险。

  其次,高温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体液,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加大心血管疾病突发风险。

  第三,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但空气的含氧量却降低了,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心脏供血出现“缺口”,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第四,夏季人的情绪更烦躁、易怒,这种心理压力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如果酷热季节出现胸痛、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时,不要简单认为是“一过性”的不适症状,而应有意识就医,让专业医生帮助判断。

  关于猝死的一组惊人数据

  1998年,我国有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平均每天死亡7000人。联合国报告2000年1700万人死于冠心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中80%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预计2020年,冠心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将提高到50%,达2500万人。近十余年由于防治工作的进展,美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人,由10年前的60万/年降为现在的40~50万/年,其中50%左右为猝死,每日约有1200人猝死,几乎每分钟猝死1人,且多死于住院前。一般猝死指在发病后6小时内突然死亡,冠心病猝死指在发病后1小时内突然死亡。综合国际19035例猝死尸检报告,心血管病猝死占38%~66.3%,而冠心病猝死又居心血管猝死的首位。

  90%的猝死与心脏病有关

  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刘德平告诉记者,心脏病、高血压、胰腺炎等疾病均可导致猝死,其中,心脏病是最厉害的“杀手”,90%的猝死与此有关,其中的80%是因心脏病中的冠心病导致。有心肌梗死、心衰、心功能不全等病史者是高危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数量庞大的低危人群不容忽视。”刘德平说,他们平常看上去就是个健康的正常人,没任何毛病,但如果去做体检,就可能查出心脏肥厚、心肌病、供血不足等,存在猝死的隐患。在运动员中高发的“运动性猝死”就与此有关。与高危人群相比,这部分人防范意识差,死亡的危险更大。从来不检查身体的人,猝死还可能是冠心病的第一表现。此外,特殊基因、严重缺氧、用药不当也会导致猝死。

  猝死高发的“魔鬼时刻”

  医学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发生与恶化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在某些时间段人的生命力特别脆弱,最易被病魔所击倒,被称为“魔鬼时间”。现在,专家们已大致弄清了这个“魔鬼时刻”的变化情况。专家特别提醒说,这几个时段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应引起大家重视,从而做好预防工作。

  一天之中的“魔鬼时刻”:当你清晨从梦中醒来,便进入了一天中的第一个“魔鬼时间”段(清晨6~9时),诸如心脏病、中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乃至癌症等疾患,就在你的身边蠢蠢欲动,例如,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为早晨7~8时;心律失常的发生以早晨6~9时最频繁。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过4769例心肌梗死病人,其中28%在早晨6~10时发病。一天中的另一个魔鬼时间段是在傍晚以后,此时心脏病发作几率再度升高。假如你在晚间7时左右饮酒,肝脏排除酒精所需的时间比一天中其他任何时间都要长,故此时饮酒最易醉人,肝脏也最易受损。一天中,人最危险的时刻要数黎明。据研究表明,人在黎明时分,血压、体温变低,血液流动缓慢,血液较浓稠,肌肉松弛,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调查显示,凌晨死亡的人数占全天死亡人数的60%。

  一周之中的“魔鬼时刻”:在一个星期中,星期一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危险时间,发病及死亡危险比其他几天高出40%,在德国称为“黑色的星期一” 此外,芬兰专家也证明,星期一中风最多,星期天下降至最低。 1 2 上一页下一页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