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便血的针灸治疗法

更新时间:2010-09-23 14:18:48

  中医学认为,血液由肛门淋沥而出,或挟杂于粪便之中,均谓之便血。便血可分为肠风、脏毒和脾虚便血三个类型。临床上又应区分近血、远血,近血色鲜红或先于粪便而下,多由痔疮导致;远血色暗,多挟杂于粪便之中,多由上消化道系统疾病导致,临症应辨证治之。


  便血病因病机:

  1.外感六淫:如外感风寒、或坐卧湿地,其风寒之邪结与阴分可致便血。湿热之邪可使荣卫失道,渗入大肠则为肠风、脏毒。

  2.饮食不洁:过食油腻厚味,或饮酒过度,胃肠积热,湿热下注,故致下血。

  3.起居无时,或过度疲倦,或醉饱行房,以致脾虚不能统血,营血失道,渗入大肠而便血。

  便血治疗原则:

  1.凡治便血,首当分外感、内伤,其外感者,当先解散,外邪既去,然后随其虚实寒热而治之;其内伤者,多属虚寒,以补为宜。

  2.凡大便下血,久而不愈,失血过多者,必致隐血大亏,故急应养血滋阴。

  辨证论治:

  1.肠风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鲜红而清,肛无肿痛,多为近血,舌红苔黄,脉象浮弦。

  针灸:主穴,曲池、上巨虚、承山。配穴,合谷、长强。

  2.脏毒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紫暗而浊,肛门肿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象濡滑。

  针灸:主穴,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承山。配穴,血海、阴陵泉。

  3.脾虚便血

  症状:面色少华,头晕目花,大便正常,肛门无痛,下血频频,血色不鲜,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针灸:主穴,脾俞、太白、足三里。配穴,气海、百会。

  如有便血症状较轻者,可采用针灸疗法,可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实习编辑:李素素)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