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胃黏膜脱垂的中医疗法

更新时间:2010-09-23 18:20:00

  胃黏膜脱垂,是指胃窦部黏膜过于松弛,通过幽门脱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消化不良,嗳气泛酸,胃脘灼热,恶心呕吐,或见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钡餐造影可有效诊断胃黏膜脱垂,而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脱垂进入幽门或幽门口阻塞。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寒冷劳倦等因素,使胃失和降,运化失常,功能受阻所致。其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有关,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或脾虚气陷,或脾失健运,寒自内生,皆可引起胃脘胀满疼痛。中医辨证,一般分为以下几型治疗。

  1.肝气犯胃型:症见胃脘胀痛,痛连胸胁,每遇情志刺激则疼痛加重,呕吐泛酸,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为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取柴胡、白芍、川楝子、元胡、香附、炒枳壳、绿萼梅、法半夏、青木香、佛手各10克,广陈皮、生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2.中气不足型:症见脘腹胀满疼痛,食后尤甚,卧位减轻,头晕气短,神疲乏力,面色恍白,心悸气促,舌淡苔白,脉细弱。当以健脾养胃,益气升提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取黄芪、党参、当归、白术、炒枳壳、柴胡各10克,升麻、炙甘草、陈皮、砂仁各5克,大枣5枚,生姜3片。

  3.脾胃虚寒型:症见胃脘觉冷,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得热痛减,口淡乏味,时吐清水,舌淡苔白,脉细弱。当以温中健脾,和胃散寒为治,方用理中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黄芪、桂枝、木香、沙参各10克,炙甘草、干姜、吴萸、川椒、小茴、砂仁各5克。

  4.胃阴亏虚型: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嘈杂如饥,或饥不欲食,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少津,脉细弦。当以养阴益胃为治,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药取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扁豆、生地、当归、黄精各10克,鲜石斛30克,玫瑰花5枚,甘草5克。

  5.气滞血瘀型:症见脘腹胀满疼痛,痛如椎刺,固定不移,舌质紫暗,脉涩。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取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蒲黄、丹参、檀香、焦楂各10克,红花、甘草、砂仁各5克,三七粉3克(冲服)。

  在内服治疗的同时,可配合选用下列外治法:

  1.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逍遥丸10粒,研细,清水适量调糊,外敷于肚脐孔处,放食盐少许,再用黄豆大小艾粒施灸,酌灸3~6壮,隔日1次,连续3~5次。可疏肝健脾,温中和胃。

  3.川椒、川乌、草乌、小茴香、吴萸、香附各10克,川芎、公丁香、川楝子、元胡各15克,共研细末,用白酒适量拌匀,放锅中炒至微黄,布包,趁热外熨胃脘部疼痛处,药凉后加白酒少许续炒热后重复热熨,每日3~4次,每剂药用2天,连续3~4剂。可温经散寒,活血理气。

  4.鲜姜30克,香附15克。将生姜捣烂如泥,香附研细末,放入杯中,冲入沸水,拌匀,而后用毛巾蘸药液搽胃脘部上下,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3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温中止痛。

  5.吴茱萸5克,生姜3片。将吴萸研为细末,与生姜捣烂,加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温中散寒止痛。

胃病频道热文精彩推荐 慢性胃炎民间三大偏方 八种情况快“找”胃镜 致胃癌的三个定时炸弹 中医养胃绝招:粥+汤 养胃莫犯以下“四忌” 日常养胃三大误区 家庭必备护胃养胃法宝 100只饺子吃出胃扩张

 更多胃部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胃病门户

(实习编辑:郭婷婷)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