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你所不了解的多囊肾

更新时间:2010-09-23 20:57:55

  一、多囊肾和肾囊肿有何区别?

  多囊肾和肾囊肿是囊肿性肾脏病中最常见的两种。多囊肾是肾脏皮质和髓质出现的无数囊肿的一种遗传性肾病,常见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又叫成人型多囊肾),常见发病年龄为40岁以后,但从我们临床观察,多囊肝也是多囊肾的一个并发症;而肾囊肿又叫单纯性肾囊肿,主要见于成年人,50岁以上更多见,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肾脏有1个或少数几个囊肿,直径一般0。5-数厘米,成孤立球形,多在皮质,并能改变肾外形。

  二、如何解释单纯性肾囊肿发生的?

  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先天性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异常和后天感染、情志变化、劳逸失当、饮食不周等有关。在各种外因条件的作用下,或造成肾小管基底膜力量的减弱而逐步形成憩室,或导致小管上皮细胞代谢失常而脱落并异常增生,或局部缺血以及髓质和乳头间质纤维化等均可引起小管梗阻而使囊肿发生。

  三、什么是多囊肾?

  多囊肾系累及双侧肾脏的先天性疾病。其肾内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有的相互间可沟通,使肾脏体积增大并压迫肾实质,使其萎缩造成功能损害,直至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多数病人可有家族史、男多于女,表现各异。

  四、多囊肾的分型

  多囊肾分为两型:婴儿型为染色体隐性遗传,常伴其它先天畸形,多于数月内死亡;成人型为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中年发病,常伴有肝、脾、胰、卵巢、骨等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及颅内动脉瘤。

  五、单纯性肾囊肿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囊肿常被偶然发现,大多数无症状,一般直径达10cm时才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侧腹或背部疼痛,当出现并发症时症状明显,若囊内大量出血使囊壁突然伸张,包膜受压可发生腰部绞痛,继发感染时,除疼痛加重外,可伴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一般无血尿,偶然囊肿压迫临近肾实质可产生镜下血尿,有时会引起高血压。囊肿巨大时,在腰腹部可出现包块。

  六、 成人型多囊肾遗传规律如何 ?

  成人型多囊肾临床较常见,其发病率在千分之一到二,并且占终末期肾衰的5%-10%.此病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即

  1、男女发病几率相等;

  2、父母有一方患病,子女有50%获得囊肿基因而发病,如父母均患此病,子女发病率增加到75%;

  3、不患病的子女不携带囊肿基因,其下代(孙代)也不会发病,即不会隔代遗传.真正不发病前多无症状,当症状出现后,病情可发展很快.是中年人尿毒症常见原因之一.也是遗传性肾病最多见的疾病之一。

  七、 成人型多囊肾有那些临床表现?

  (1)腰腹部疼痛:为多数病人的首发症状,呈持续性或阵发性不等,劳累后加重。

  (2)血尿:常为首发症状,约半数人出现,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3)腹部肿物:多在双侧上腹部摸到,肿块大小不一。

  (4)可以有高血压伴头晕、头痛。

  (5)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检查明显异常,尿比重低而固定。

  (6)约1/4病人有肾绞痛表现及尿频、尿急等不适。

  八、 肾囊肿生长的特点是什么?

  由于囊肿的发生发展是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囊肿主要随其生长的环境变化而变化,感染肾毒物质、情志、劳累、饮食等外界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囊肿生长的速度,这样就出现了囊肿生长时快时慢的现象,即具有不同阶段生长速度不一样的特点。

  九、单纯性肾囊肿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囊肿常被偶然发现,大多数无症状,一般直径达10cm时才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侧腹或背部疼痛,当出现并发症时症状明显,若囊内大量出血使囊壁突然伸张,包膜受压可发生腰部绞痛,继发感染时,除疼痛加重外,可伴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一般无血尿,偶然囊肿压迫临近肾实质可产生镜下血尿,有时会引起高血压。囊肿巨大时,在腰腹部可出现包块。

  十、中医是如何认识本病的?

  本病中医无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尿血”、“腰痛”、“积聚”、“虚劳”等病范畴。《灵枢。本脏篇》指出“肾大则善病腰痛,易伤以邪”。而《灵枢。胀论篇》又有“肾胀”之记载,如“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等描述,与本病的主证特点相类似。总结历代文献,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我们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内则素体禀赋不足,外则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等因素,其病机为:肾精亏虚、气血不畅,痰浊内生,脉络瘀阻,痰浊与瘀血交阻于腰部而发病。

  (实习编辑:陈占利)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