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如何鉴别“老糊涂”与“脑梗死”

更新时间:2010-09-24 02:15:42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常见类型,多由高血压所致的脑内细小动脉硬化引起,少数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或心源性栓子有关。

  在一次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就在即将轮到张教授发言时,他发现有一份重要的论证材料忘记在办公室里了,张教授着急了:“这可怎么办?怎么又忘记了呢?”助手小王将情况告诉了主持人,并建议将张教授的发言调到最后一位,又急忙驱车前往办公室替张教授拿材料,才总算没有误事。

  会后,张教授夸奖了小王,并对小王说:“我也不知道a是怎么搞的,近来经常感到头昏耳鸣,心烦失眠,动不动就想发脾气,手脚也不如以前听使唤,干一点事情就觉得很疲劳,而且记忆力明显减退,做事丢三落四的。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事,要把事情做好,但却总是事与愿违,有时老伴叫我做事,前面说了后面就忘了。老伴说我不中用了,孩子说我是老糊涂了。我还不到60岁。说我老糊涂了,难道我真的是老了吗?”

  小王建议道:“您还是去看看医生比较好。”

  张教授说:“看什么医生?除了血压和血脂偏高的老毛病外,你看我的身体不是很棒吗?”

  然而,事隔没多久的一天,张教授突然晕倒在办公室,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同事们急忙将张教授送进了医院,经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脑卒中。张教授的老伴介绍了张教授的病情和近来的一些情况,我告诉他们:张教授的“健忘”是因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而引起的早期血管性痴呆的现象,由于刚开始时病情较轻,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严重,时发时止,没有引起重视,这一次脑梗死的面积大一些,所以症状就严重了。

  腔隙性脑梗死多发生于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病情进展缓慢,早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容易波动、爱发脾气,继之发生健忘,尤其是对近事的遗忘,有人形象地说是“扭头就忘”,做事丢三落四,说话颠三倒四,严重者可出现人格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人们称之为“老糊涂”或痴呆症。由于脑梗死病灶的部位和大小以及轻重程度不一,所伴随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也不相同,可出现肢体麻木、吐词不清、瘫痪失语、神志不清等,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癫痫发作。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常见类型,多由高血压所致的脑内细小动脉硬化引起,少数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或心源性栓子有关。由于脑内微小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液供应受阻,局部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最终脑细胞坏死,脑组织软化,从而形成许多梗死灶。由于梗死灶较小,直径多不超过20毫米,梗死后形成腔隙状态,故称之为腔隙性脑梗死。这种梗死病灶大小不等,新旧不同,临床上可无明显的瘫痪和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但总的来说,病情是逐渐加重的,梗死每发作一次,病情就加重一些,不久又可因小动脉侧枝循环的建立,代偿性供血供氧而使症状加重一段时间后又得以缓解。

  腔隙性脑梗死重在预防,重在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患者应长期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定期检查血脂,高血脂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对突然发生的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症状,应提高警觉,尽早到医院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千万不可像张教授那样以为没事而延误医治,以致病情越来越重,丧失早期治疗的时机。

(责任编辑:王海娥)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