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鼻腔及鼻窦乳头状瘤的诊断治疗

更新时间:2010-09-21 11:01:34

鼻腔及鼻窦乳头状瘤(耳鼻喉科)的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临床上分外生性和内翻性二型。前者坚硬呈乳头状,多见于鼻前庭、鼻中隔,易于手术切除。后者柔软、易出血,多发生于鼻腔侧壁或鼻窦,新生物上皮向深部基质生长,但不侵及其基膜,故名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腔及鼻窦乳头状瘤(耳鼻喉科)的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临床上分外生性和内翻性二型。前者坚硬呈乳头状,多见于鼻前庭、鼻中隔,易于手术切除。后者柔软、易出血,多发生于鼻腔侧壁或鼻窦,新生物上皮向深部基质生长,但不侵及其基膜,故名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男多于女,80%见于30-40岁,绝大多数为单侧。因其具有广泛的扩展,经手术后易于复发,且有癌变可能。故应广泛切除,术后可加用放疗及追踪观察。

  症状表现:

  1.鼻塞及鼻内肿块,多为一侧。

  2.流鼻涕、鼻出血、头面痛。

  3.鼻内淡红色新生物,表面不平,或易出血息肉样物。

  4.颜面畸形,眼球移位。

  诊断依据:

  1.单侧进行性鼻塞,脓涕时用鼻衄。

  2.肿物呈乳头状、质硬;内翻性者色淡红或苍白息肉状,质软,易出血。

  3.侵及邻近组织可颜面变形、眼球移位、视力减退、溢泪及头痛等。

  4.X线片示鼻腔、鼻窦混浊,窦腔扩大、骨壁吸收或破坏。

  5.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可确诊。

  治 疗:

  治疗原则

  1.手术彻底切除。 2.外生性者电凝根部,内翻性者术后放疗。

  用药原则

  1.该病以手术切除为主,内翻性者配合放疗。

  2.控制感染或术后病人口服或静滴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物。

  预防常识:

  该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注意环境卫生、增强体质、防止呼吸道病毒感染对该病的预防及复发有一定意义。及早检查发现及彻底切除为治疗该病的关键。内翻性乳头状瘤有癌变的可能,应彻底治疗。

(实习编辑:王俏茹)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