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糖友打响春季“降糖战”

更新时间:2010-09-24 18:39:23


.hzh {display: none; }   春季起于立春,中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止于立夏前一天。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也是保健养生的重要起点。此时人之生疾大多由于冬季的郁闭所致,故不必刻意用药疏散,以免损伤春之生机而变生他疾,而应以调和为主,糖尿病朋友除按时就诊遵医嘱进行有效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重春季养生,调整身心,为新的一年储备能量,应付挑战。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其意为:在春令季节,当开发冬时闭藏之气,则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春时之气而调神,当夜卧早起,以使其生;广步于庭,以运其身。步庭之时,更当被发缓形,以使肝志内生。志者,神之所依也。在春季要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生机,以应春日“养生之道”。肝志内生,故但生之而勿杀,但予之而勿夺,但赏之而勿罚。遵从这些以“生”为中心对人体进行调养的注意事项,即顺应了春生之气的养生之道。

  “春捂秋冻”防流感 流行性感冒在冬春季高发,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普遍较弱,首当其冲地成了感冒的高发入群,而任何感染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不利的,因为感染会造成血糖控制难度加大,病情加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注意保暖。部分抵抗力差的患者必要时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春季减肥大决战 冬天是特别容易“长胖”的季节,期间又经历了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很多糖尿病患者的作重就在“多吃少动”中增加了不少,而超标的体重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根”。减肥成功者的行为都很类似:他们都进食早餐,少食多餐,控制晚餐,低脂饮食,餐前一杯水,餐后千步走,每天步行万步。

  达标要求不放松 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春初到医院检查一下。患者可以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一个冬天平均血糖水平,如果小于6.5%。则说明血糖控制得不错。另外,患者应当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在检查血脂时,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6毫摩尔/升,就要警惕了。血脂升高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

  足部护理很重要春季天气渐暖,平时脚汗较多的人容易患足癣。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足部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均可能发展为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为坏疽导致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春天应当穿着宽松的棉袜和棉布鞋,并每天检查足部,天天换洗袜子。如果发现有皮肤小破损,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1、调情志畅升降之机 春季是发陈的季节,人体阳气潜藏一冬,至春日发泄,始无抑郁之患。春属木,与肝相应,春气主升,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春令养生须以调神、调畅情志、养升发之阳气为第一要义,神明则形安,即注重意识思维情绪的调节,不要患得患失,思想无穷,只有保持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2、慎起居绝外邪之患 初春之际,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我国民间有“春捂”之说,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马上脱去棉衣,糖尿病病人调节体温能力较弱,受凉后易感染疾病。特别是合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肾病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初春时更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避免受凉加重疾病。依《内经》“春夏养阳”之旨,生活起居及作息安排上应以“去寒就温”为原则。在作息上,提倡“夜卧早起”;在居住方面,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和空气流通。

  3、和五味使骨正筋柔 《内经》根据春季的季节特点与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密切关系指导人们选择春季适宜的食物。首先,《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意思是说肝旺于春,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故宜食辛味之物以散之,辛性发散,能开腠理而通津液,从而调畅气机,令气血调和,骨正筋柔。甘入脾,益脾气,则可补土以抑木,故在饮食的味道上应减少酸味,增加甘味。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提倡:“食饮有节”,告诫人们“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切不可暴饮暴食。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在选择春季进补之食品时,一定要遵循“总热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忌食大枣等甜品,适当增加山药、粳米、花生、乳制品、蛋鱼肉类等食品摄入,多食韭菜、大蒜、葱、香菜、菠菜、荠菜、莴笋和莴笋叶等蔬菜。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