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肝内胆管结石看肝内胆管结石

更新时间:2010-09-24 21:30:24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慢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占胆石症病例的15%~30%,常合并有胆管狭窄或变异,且术后残余结石约占30%,反复发作,同时本病一直居胆道良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现代医学对此比较棘手。肝内胆管结石在中医学中属“胁痛”、“黄疸”等范畴,根据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的特点,应用中医辨证论证的理论。经过反复临床实践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均为门诊病人,女112例,男16例,年龄32~84岁,病程2月~8年,均以右侧胁肋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为特点,b超显示结石直径0.1~0.4cm,索状,多在左右肝内胆管、毛细胆管内,数目1~6枚。

  (1)肝内胆管结石中医 治疗方法

  肝郁气滞型

  症见两胁胀痛,牵引右肩背不适,口苦咽干、心烦、或低热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或无任何症状,用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法,方法:柴胡、香附各12g,郁金15g,枳壳、赤白芍各12g,厚朴15g,元胡12g,金钱草30g,鸡内金15g,低热者加牡丹皮、栀子各12g。

  肝瘀胆滞型

  症见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心烦口苦,舌质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用活血化瘀、利胆排石法。方法:乳香、没药各5g,大黄12g,丹参15g,穿山甲片10g(研粉),威灵仙、当归、川芎、柴胡、香附、郁金各12g,枳壳、鸡内金、元胡各9g,玄参、赤芍各12g,呕吐甚者去乳香、没药加竹茹12g,陈皮9g。

  肝胆湿热型

  症见右上腹绞痛、拒按或牵引肩背,口苦纳呆、尿赤或伴黄疸,大便干或粘腻,甚或高热寒战,面目身黄,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用清热化湿,利胆排石法,方法:龙胆草、全瓜蒌、牡丹皮各12g,茵陈30g,金钱草45g,黄芩、郁金、海金沙各12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18g,蒲公英15g,纳呆加焦三仙各12g。

  胆腑郁滞型

  症见胁肋胀痛,咽干口苦,纳呆腹胀,大便干结发热不甚,舌红苔黄,脉弦,用通腑通降,利胆排石法。方法:大黄、枳实、川楝子、柴胡各12g,茵陈30g,金钱草15g,黄芩、郁金各12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等,发热者加石膏30g。

  肝郁脾虚型

  症见右上腹胀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用疏肝健脾,利胆排石法。方法:党参、黄芪各18g,茯苓12g,白术15g,干姜9g,金钱草18g,鸡内金15g,山楂12g,炒谷麦芽各30g等。

  二、肝内胆管结石中医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经3~6个月治疗,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检查结石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减轻,b超检查结石减少达1/2以上或结石变小在1/2以上。有效:症状和体征减轻,结石较前减少变小。无效:症状、体征、结石大小均无变化。

  治疗结果

  128例中临床治愈72例(56.25%),其中1枚结石49例,2枚结石16例,3枚结石7例,显效32例(25%),1枚结石的26例,2枚结石的6例,有效18例(14.06%),1枚结石的11例,2枚结石的4例,3枚结石的3例;结石距肝门较近的102例;无效6例,2枚结石2例,3枚结石的4例,均离肝门较远。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实习编辑:陆云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