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超选择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更新时间:2010-09-25 04:33:51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视网膜内层营养的唯一来源。由于该动脉属于终末动脉,分支间无吻合,一旦发生阻塞,视网膜内层血供中断,引起急性缺血,使视功能急剧障碍。本病发病急骤。大多数为单眼,亦可在数日或数年后累及另眼。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摘要】 目的 观察并评价经眼动脉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 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应用微导管技术将导管插入眼动脉局部注入尿激酶25~50万u进行溶栓治疗。 结果 8例中,4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6个月后0.1~0.3者3例,>0.3者1例。其中1例从光感提高到0.25,1例从术前0.1提高到0.6,1例从术前指数提高到0.3。3例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1例从术前指数下降至光感。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伴肢体瘫痪。 结论 早期应用超选眼动脉插管及溶栓可能比其他治疗方法更有效,但应注意术中术后并发症。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临床的急症之一,由于其发病迅速,可预测性差,可造成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致盲。临床中药物治疗作用甚微,鲜有抢救成功的报道,近年来我院采用经血管内超选择眼动脉溶栓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8年以来,有8例患者行超选择眼动脉插管,局部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男5例,女3例,均为单眼发病,年龄为48~63岁,其中4例为视网膜中央动脉主干阻塞,4例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阻塞,发病时间3h~4天。8例中有糖尿病史者4例,有高血压病史者3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者1例,发病伴有脑梗死者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接受过常规扩血管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行介入治疗。8例中治疗前仅存光感者2例,眼前指数者4例,0.05和0.1者各1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首先检查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视野、眼压和眼底形态学改变,并行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造影,以了解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情况。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功能检查、电解质、血糖、头颅CT检查,以排除脑出血和脑梗死。

  手术方法:局麻下经股动脉置入6F导管引导至颈内动脉。在DSA造影确认眼动脉开口,再应用同轴导管技术,将SP微导管送入眼动脉开口,此时做眼动脉超选造影,以了解阻塞程度和范围,然后经微导管缓慢注入稀释的尿激酶25~50万u,推注中,间断将微导管撤出眼动脉,以短暂恢复其血供。对因眼动脉口狭窄或闭塞微导管插入有困难者,将导管口置于眼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虹膜段,再推注溶栓剂。30min后复查造影,判断溶栓情况。最大剂量控制在50万u之内。术后一般常规应用1~3天 的低分子肝素0.4ml,每12h1次,皮下注射。

  2 结果

  8例(8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资料及行溶栓治疗前后情况,见表1。

  表1 8例(8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资料及行溶栓治疗前后情况(略)

  2.1 动脉再通情况 8例患者中有6例溶栓后4h内做了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例显示视网膜动脉充盈正常,视网膜逐渐红润,提示动脉已再通;2例显示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仍延长,但较术前有明显缩短;提示动脉部分再通;1例未有改变,提示动脉未再通;另2例因并发症未能做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2.2 视力情况 8例患者经溶栓治疗,6个月后复查视力:<0.1者4例,0.1~0.3者3例,>0.3者1例。其中1例从光感提高到0.25,1例从术前0.1提高到0.6。1例术中发现眼动脉开口栓塞而溶栓失败,视力未有改变。6个月后视力仅存光感。

  2.3 并发症 2例术中及术后出现偏瘫,均于2周内逐渐缓解,未出现脑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