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暴发性痤疮合并自身敏感性皮炎1例

更新时间:2010-12-30 12:35:50

疣状瓶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ACaseofChromomycosisCausedbyPhialophoraVerrucosa

钱丽洁,李莉,章强强

QIANLijie,LILi,ZHANGQiangqiang

 

[摘要]患者男,78岁。右手臂相继出现结节、破溃7年,右手腕部环绕1周带状红斑,浅表性溃疡伴鲜红色肉芽面,呈颗粒状,中央有黑点,边缘不清,覆有渗出性痂皮,约5cm×20cm;真菌镜检发现棕色黄色圆形厚壁孢子;小钢圈培养镜下显示全为瓶梗,分生孢子壁薄形椭圆,瓶口孢子成团聚集犹如花朵;组织病理示棘层增厚,真皮全层为不规则相互融合的多细胞肉芽肿。

[关键词]着色芽生菌病;疣状瓶霉

[中图分类号]R711.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089(2005)09-0-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农民。右手臂相继出现结节、破溃7年。7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前臂伸侧出现数个红色结节样损害,无痛痒。此后皮损逐渐发展至腕部,渐增多,并相互融合,形成斑块,表面凹凸不平。2年前开始皮损明显扩大,病情加重,皮损有时破溃,并有少量脓液流出,曾外用"肤轻松、红霉素软膏、克霉唑软膏"等,疗效不佳。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手腕部环绕一周带状红斑,浅表性溃疡,露出鲜红色肉芽面,呈颗粒状,中央有黑点,边缘不清,覆有渗出性痂皮,皮损约5cm×20cm大小(图1);腕部活动自如。真菌检查:取多处皮损痂皮真菌镜检,发现大量散在或群集的棕色黄色圆形厚壁孢子(图2);沙氏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中央黑色,边缘呈棕色,表面隆起,伴皱褶,边缘有明显下沉的黑色环(图3),小钢圈培养显示镜下全为瓶梗,呈烧瓶或椭圆外形,分生孢子壁薄形椭圆,瓶口孢子成团聚集犹如花朵,符合疣状瓶霉(图5)。在皮损边缘隆起处取活检,组织病理示:棘层增厚,真皮全层为不规则相互融合的多细胞肉芽肿,浸润细胞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真皮浅层见多处嗜中性白细胞脓疡,真皮中下见少量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图4)。根据真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疣状瓶霉所致的着色芽生菌病。治疗:予伊曲康唑胶囊0.2g,2次/d,连续服用至今,并每月随访1次。在服药1个月后皮损变化不明显;服药2个月后已有部分溃疡愈合,疣状结痂及斑块也明显缩小,服药期间肝功能无异常。现仍按上述方案治疗及随访中。

着色芽生菌病是由一组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以疣状增生、化脓、瘢痕性挛缩为特征的慢性深部真菌病[1];其病原菌为裴氏着色霉、紧密着色霉、疣状瓶霉、卡氏支孢霉[2];病程可长达10年,顽固难治,最后造成肢体残废,丧失劳动力,重症时可危及生命。本病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内而引起,本例否认外伤史,但考虑其发病病程较长,职业为农民且发病部位为暴露部位,仍不能排除皮肤破损后接触自然界的土壤、腐木等引起。

疣状瓶霉特征性的镜下结构:只有瓶型分生孢子梗,花瓶型分生孢子梗生于菌丝的侧面或顶端,壁薄,棕色透明,瓶颈部深棕色非常明显,瓶口呈明显喇叭状,分生堆集于瓶口呈花朵[1,3]。本例镜下结构符合上述特点,结合标本直接涂片发现大量散在或群集的棕色黄色圆形厚壁孢子确诊。

本病皮损主要与肿瘤、足菌肿、皮炎芽生菌病鉴别,肿瘤呈结节、菜花状并有糜烂和渗出时易误诊,通过真菌学和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区别。足菌肿有多种真菌感染可引起,本病是一种局限性、慢性、顽固性的肿瘤样霉菌病,以结节、肿块、瘘管等为特征性表现,脓液中可查出不同颜色的颗粒,真菌学和组织病理检查可资鉴别。皮炎芽生菌病由皮炎芽生菌引起,也是一种慢性、化脓、肉芽肿性损害,我国还未有报道[1]。

1963年Remetro和Borrelli最早提出局部高热疗法治疗着色真菌病。1977年Yamase用该法治愈1例患者,之后高热疗法开始在日本普及[4]。文献复习发现主要以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等治疗着色真菌病,部分同时辅助以KI及激光、微波、热疗等治疗,疗效较佳[5,6]。本例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初显疗效。

志谢本文分离菌株承蒙北京大学医学真菌中心李若瑜教授鉴定证实,致以谢意。

[参考文献]

[1]秦启贤,秦立模,章强强.临床真菌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07-214.

[2]RichardBO,WilliamDJ,TimothyGB.Andrews'diseasesoftheskinclinicaldermatology[M].ninthedition.HarcourtAsiaW.B.Saunders,2001.404-406.

[3]吴绍熙,廖万清.临床真菌病学彩色图谱[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163-180.

[4]李安生.化学加热袋高热治疗着色真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1:16-17.

[5]TendolkarUM,KerkarP,JerajaniH,etal.PhaeohyphomycoticulcercausedbyPhialophoraverrucosa:successfultreatmentwithitraconazole[J].JInfect,1998,36(1):122-125.

[6]GuerrieroC,DeSimoneC,TulliA.AcaseofchromoblastomycosisduetoPhialophoraverrucosarespondingtotreatmentwithfluconazole[J].EurJDermatol,1998,8(3):167-168.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40

[作者简介]钱丽洁(1979-),女,河南濮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医学真菌的临床工作。

 【病例报告目录】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