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

更新时间:2010-12-30 12:40:00

  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嘟嘟儿童网》收录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疾病大全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11-712:08:50

提示:您现在阅读的文章<<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属于《儿童疾病》栏目,由《嘟嘟儿童网》网为您收集整理。如果您阅读完本文章后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每一条好的建议,努力为您打造一个满意的纯绿色的儿童网站!下面进入文章正文......

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中医认为,小儿夜间遗尿,60%是由于肾气不足所造成的。小儿的肾气不足,和成年男子的肾气虚并不一样,成因也不一样。  小儿肾气不足多是先天性的,主要是遗传所致;成年男性的肾气不足则主要是由于性生活方面的消耗所造成的。虽然两者有所差异,但中药在治疗肾气不足方面的用药却是一样的。  先天肾气不足的小儿,脸色也较差,学习也较迟缓,他们大多数在3岁以后才被发现,这些小孩子不宜冰冷的饮食,冷饮会伤害他们的肾气,应该避免。除了中药,针灸也能直接补肾,如果小孩不怕针刺,可双管齐下。  中医理论认为小孩遗尿主因有三:肾气不足、肺脾气虚和肝胆湿热。  其实,小儿在3岁之前发育不全,3岁之后尿床,才算是遗尿。  西医认为小儿遗尿的一大主因是由于抗利尿激素,也就是控制、节约排尿的激素,在夜间没有上升,使到尿液不受控而排出,医疗法就从补充抗利尿激素着手。  西医的“抗利尿激素夜间不足”,实际上和中医所说的肾气不足正是同一回事。  西医的补充激素疗法,属于非自然疗法,中药是激发人体自己分泌激素,属于自然疗法。  中药有其长处,但是,林医师强调,如果小儿遗尿服中药久治不愈,那就应该转向小儿肾脏科或小儿泌尿专科医生求助。  小儿也可能是由于膀胱神经性病症,或尿道先天性狭窄而造成遗尿,这些都是中医在把脉辨证中无法诊断的,应找西医检查治疗。  以中医疗法来归类,除肾气不足外,还有另两个原因:一是肺脾气虚;一为肝胆湿热。  遗尿饮食疗法  中国民间多年来也以饮食疗法来治疗小儿遗尿,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简单实用的食疗法。  山药糕  用料:山药250克,山萸肉5克。  制作法:山药洗净后去皮,捣烂如泥状,加入山萸肉蒸熟,吃时加少许白糖,每日当点心吃,食量多少不限。  功效:适用于小儿遗尿症,或平时尿多、易感冒、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或食欲不佳、大便溏烂。  莲子羹  用料:莲子、板栗肉、茨实,鸡蛋一个,盐少许。  制作法:将莲子、板栗肉、茨实研磨成细末,每次取30克,放入碗中加盐拌匀,打入鸡蛋,加清水少许,搅至起   泡,入锅蒸成羹即可,空腹食用,每日一次,连服5至7天,以后每周一剂。  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固肾。  肺脾气虚约占30%到35%,而肝胆湿热则是较为罕见的,仅约0.5%。另一导致小儿遗尿的原因是脑中“醒觉神经中枢”反射较迟钝,这样的人睡得很甜,但从睡梦中醒转则“不灵”,西医采用所谓“闹钟疗法”,但中药则以开窍药直捣神经中枢,常见的开窍中药是石菖蒲。  针灸除了能直接补肾,头针也具有开窍之功,有助于加强大脑皮层对尿意的反应。  针灸治疗小儿遗尿,一般隔日针灸一次,连续十次为一疗程。

(文章正文结束)

《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__由《嘟嘟儿童网》收集整理。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转载须经本站及作者许可,并注明出处!为此特申明如下: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嘟嘟儿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嘟嘟儿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2)本网注明“采编自”、“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推荐阅读:婴儿护理婴儿疾病婴儿痱子婴儿感冒婴儿咳嗽婴儿补钙婴儿发烧婴儿腹泻婴儿起名

《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属于《儿童疾病》栏目_嘟嘟儿童网(http://www.dudu999.cn)收录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上一篇文章:儿童遗尿症治疗方法
下一篇文章:儿童秋季常见疾病的预防及保健【字体:小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最新推荐相关文章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