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输卵管妊娠的误诊误治(二)

更新时间:2011-01-10 16:07:41

避免误诊的方法

1、提高对输卵管妊娠的警惕性

对育龄妇女有如下特点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可减少或避免误诊。(1)有多次妊娠或流产史。因为较多的盆腔操作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使输卵管周围发生炎症、粘连、扭曲,甚至宫腔狭窄、纤毛活动障碍,易造成输卵管妊娠的发生。(2)对宫内使用节育器以及节育后有停经史者尤应重视。输卵管结扎或上环后,形成狭窄通道,使受精卵不能顺利通过,增加了输卵管妊娠的机会。(3)对突发下腹剧痛,腹腔抽出不凝血,有停经史但无阴道出血史者应引起重视。(4)妇科检查发现有宫颈摇举痛,阴道后穹隆饱满,穿刺抽出不凝血液,尿妊娠试验阳性者首先应该考虑输卵管妊娠破裂。

2、详细询问和认真分析病史

详细询问与异位妊娠有关的病史,如月经周期、末次月经时间;结婚生育史、人工流产史;性生活史;阴道炎、盆腔炎病史;各种下腹部手术操作史及宫内放置节育器史等均是减少本病误诊的重要措施。对未婚怀孕者,如有难言之隐,应耐心开导,以获取真实病史。此外,对育龄妇女主诉突发下腹剧烈疼痛,如果有停经史、下腹痛、阴道少量流血3个特征,但不发热者,首先要考虑输卵管妊娠破裂。

3、仔细鉴别诊断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急性发作时,最突出的症状是腹痛,易与下列引起急腹痛的内外科及其他妇科疾患相混淆,故应掌握各病特点,注意鉴别。

(1)急性胃肠炎:起病急,有时腹痛剧烈,疼痛一般始自上腹或脐周,为阵发性绞痛,常伴呕吐、腹泻,有饮食不当史,而无停经或阴道出血。大便常规可明确诊断。

(2)急性阑尾炎:一般为脐周或中上腹部疼痛,后转至右下腹,常伴恶心、呕吐,腹部检查麦氏点有压痛及反跳痛,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不贫血、无停经史、无阴道流血、无休克现象,后穹隆穿刺可见炎性渗液;B超检查子宫附件区无异常图像。

(3)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突然下腹疼痛,肛门坠胀,可有停经及阴道流血;查体时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可有移动性浊音,宫颈举痛,后穹隆触痛,附件区肿块,后穹隆穿刺可抽出暗红色不凝血,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极为相似,但出血性输卵管炎多发生在流产后;无附件炎史,发病时有发热;抬举宫颈时,下腹两侧皆痛;内出血为炎性渗出;速度慢,出血量少,很少发生休克;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妊娠试验阴性。

(4)卵巢破裂:突发腹痛,开始剧烈,随后减轻,一般无阴道流血;内出血较多时,腹痛为持续性而有阵发加重,伴坠痛,后穹隆饱满,穿刺可抽出不凝血;妊娠试验阴性;卵巢破裂与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关系,滤泡破裂发生于两次月经中间,黄体破裂多见于月经的第23~26d发生。(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常发生于月经期,剧烈腹痛、呕吐,甚至休克。妇科检查可以鉴别,子宫常呈固定,子宫骶骨韧带处常有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硬结节,附件区肿块。

(6)早期宫内妊娠流产: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腹痛局限于下腹中央,多为阵发性,伴下坠感。妇科检查时子宫颈无举痛,宫口略张,子宫增大而软,宫旁无触痛,后穹隆穿刺可阳性。如临床实践中能注意上述鉴别点,可减少误诊。

4、注意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多样性

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输卵管妊娠,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各异。急性期,症状和体征明显而典型,专科医生不易误诊,但是临床上输卵管妊娠大多为症状表现不一的相对稳定型,这些类型多见于流产型或发生于短暂的破裂后病情又趋稳定者。少数早期异位妊娠输卵管尚未破裂或流产,属本位型,也为相对稳定型。总之,输卵管妊娠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和发展的过程不同,症状和体征是十分复杂多样的,临床医师必须注意。

5、正确合理使用辅助诊断

输卵管妊娠的不典型病例诊断有一定困难,必须借助于一些辅助检查协助诊断,如后穹隆穿刺术、B超、诊断性刮宫、动态尿妊娠试验和必要时腹腔镜检查等对诊断有积极的帮助,有条件时应合理地综合应用。同时要特别认识到病理检查的重要性,对人工流产后宫内吸出物、药物流产后阴道流出物应认真检查,可疑病例应及时病理送检。

总之,临床如见患者表现为停经、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腹部包块等;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有时可触及包块;盆腔检查子宫略大,较软,输卵管胀大且有压痛或阴道后穹隆饱满,宫颈上抬或向左右摇摆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以及尿妊娠试验阳性时应该考虑到输卵管妊娠的可能,并及时做相关检查,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顶一下回首页上一篇:输卵管妊娠的误诊误治(一)下一篇文章: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