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黄褐斑发病多因素调查分析及消斑汤疗效观察

更新时间:2011-01-10 20:09:46

  2研究结果

  2.1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见表1。

  表1发病相关因素 略

  2.2两组STAI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经过STAI检测,患者组状态D特质焦虑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两组STAI检测结果比较(略)  2.3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患者组血清卵泡促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酮(P),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睾酮(TS)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3。

  2.4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9%及93.8%,对照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2.5%及78.1%,两组相比,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见表4。

  表3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略)

  表4两组治疗黄褐斑疗效对比(略)

  黄褐斑在临床上属于诊断容易、治疗困难的疾病,其发病因素及产生机制复杂。通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认为黄褐斑的产生首先是在内分泌紊乱的基础上,在多种促发因素作用下形成。皮肤正常色素的代谢依赖于黑素的生成和降解的平衡[2],当二者关系失调时则产生黑素的堆积。黑素分为两大类,黑褐色者为真黑素,黄红色者为褐黑素,均在色素细胞中形成,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酪氨酸被氧化,最终形成黑素,在其生产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起关键性作用。当内分泌失调紫外线强度增加时,造成黑素细胞活性增加,不断产生黑色素,沉积于皮肤中[2]。本组病例中,血清E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这与国内报道相一致[3],由于E2、P的增加共同作用于黑素细胞,使其活性增加,促进黑素细胞的分泌以及促进黑素的扩散[4],这很可能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机制。避孕药物的大量使用(43.7%),特别是目前在青少年中缺乏有效的性教育,使低龄妊娠、流产、生殖器炎症、月经失调者增加,均说明患者体内下丘脑D垂体D卵巢轴功能的失调。日晒是黄褐斑的主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本组病例与其相关性达100%,国内报道,经Logistc回顾分析,有统计学意义[4]。另外长期便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外调查显示粪便中某些物质,在大肠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出叫SP-G3的化合物,吸收入血,使下丘脑D垂体D卵巢轴功能障碍,致内分泌失调[5]。本组病例中遗传因素占37.5%,这说明个人的易感性不同。

  我们对患者组进行的状态D特质焦虑量表的调查,说明本组人群患病前在性格上存在有明显的紧张、焦虑的倾向,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等带来的压力,长期的精神不佳(83.8%),均与黄褐斑的发生明显相关。

  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行于外”。黄褐斑被称之为“面尘”、“肝斑”,常因肝气郁滞,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经络瘀阻、气血不能上荣于颜面,情志不舒,郁怒不畅,肝失疏泄,经络受阻,使颜面气血失和所致[6],故男女均可发病。

  对于黄褐斑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传统西医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长,见效慢,患者常难以坚持,特别是静脉给药者,导致治疗最终失败。外用药物需长期使用,常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色素脱失,皮肤过敏、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7]。而我们采用祖国医学的理论,辨证施治,自拟加味化瘀消斑汤治疗黄褐斑,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凉血、调理冲任、活血化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当归、川芎、丹皮、红花、紫草具有促进表皮细胞代谢、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而白芷、茯苓、山药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8],故而治疗效果显著,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价格低廉、药源广泛、安全有效、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

  1柳曦光,魏娟.黄褐斑治疗的新进展.黑龙江医学,2001,25(9):659.

  2伊和姿,严如珍,姚玉同.两种面部黄褐斑治疗的疗效比较及机理探讨.皮肤病与性病,2001,23(4):7.

  3林新瑜,周光平,李利.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23(6):285-287.

  4张地君.黄褐斑的病因、诊断分类及治疗.皮肤病与性病,2000,22(3):19.

  5张菊香.乳增宁片清退皮肤色素机理的探讨.中药材,2000,23(5):308-309.

  6李秀萍,李灵巧.黄褐斑的辨证论治.河北中医,2000,22(6):450-451.

  7何秀珍.黄褐斑的治疗.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25(6):357-359.

  8李洪武,朱文元.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2):93-95.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