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有助于宝宝睡眠的两项举措

更新时间:2011-01-27 14:57:39

趴睡的宝宝,肢体动作发展比较快,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仰睡的宝宝,肢体动作通常比较不灵光。  首先铺婴儿床的方式要正确  买一个新的、稍微硬一点的婴儿床垫。铺婴儿床的正确方法是:先在床垫上平铺4条吸水性好的全棉大浴巾,然后在上面平铺一条床单,要拉紧以免松滑。  当宝宝趴睡时,即使脸贴住透气的浴巾,呼吸仍然顺畅,皮肤也会透气,可以避免长疹子或让宝宝觉得太热。宝宝吐出的奶,也会被这些浴巾吸干。一定要用全棉的浴巾,掺有聚酯纤维的浴巾不透气,宝宝趴睡时,会妨碍宝宝呼吸,宝宝也容易长疹子。  其次是让宝宝趴睡  到底该让宝宝仰睡还是趴睡,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争议。过去10年来,许多医生鼓励父母让宝宝仰睡。大家有所不知,这个建议的提出是受到一项研究的影响,而在这个研究者所研究的国家,有很多父母让宝宝睡在羊皮上,让宝宝趴睡在羊皮上似乎比较容易窒息。我们不会支持让宝宝仰睡的观点。随便问一个医生,或上网去看看,就会看见大部分人都鼓励父母让宝宝仰睡。但我所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同一套观点,引述的资料来源也都一样,得出的理论却五花八门。不过这些理论至今仍是理论,没有一项研究可以证明,让宝宝趴睡会导致婴儿猝死。  当然,我们对攸关生死的问题,必须谨慎看待。我不是要逼为人父母者去做让自己良心不安的事,但我要鼓励大家,把前后逻辑想清楚,然后独立做出决定。如果你仔细思考之后,决定让宝宝仰睡,我会对你说:“加油!”婴儿趴睡时会睡得比较好,也睡得比较久,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连支持婴儿仰睡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为什么宝宝趴睡时会睡得比较好?因为婴儿比较有安全感。我觉得这是基本常识,观察一下宝宝就知道了。当我们把宝宝抱起来时,会很自然地让宝宝的肚子贴住我们的胸膛,尽量让宝宝跟我们有身体上的接触。我们抱宝宝的时候,不会让宝宝背对我们,让他的背顶住我们的胸膛。为什么不这样抱?因为宝宝会没有安全感,小手小脚乱晃。宝宝寻求安全感时,会本能地抓住东西(跟无尾熊宝宝一样),当宝宝仰睡时,会觉得前面空荡荡的,没有安全感。趴着的宝宝有安全感,因为他的手脚可以随时接触到床。  想想看,当你躺下来,让宝宝睡在你腹部上时,你会让宝宝用什么姿势躺下来?当然是趴着,我觉得这个姿势最有安全感,也最合逻辑。  你去看看猫、松鼠、牛和马怎么照顾它们刚出生的宝宝,它们很清楚要让宝宝用什么姿势睡觉。没有一种动物会笨到让刚出生的宝宝仰睡,只有人类是这样。小宝宝在肚子里被紧紧包了9个月,你如果让他仰卧,他的手脚突然间放开来,会觉得好像要跌下去……当宝宝仰卧时,他的反应就跟一只四脚朝天的甲虫一样,很害怕,一定要等到手脚垂下来碰到东西时,才会有安全感。  有些人担心趴睡的婴儿吐奶时会呛到,其实刚好相反,我们认为仰睡的婴儿吐奶时,会更容易呛到。婴儿仰卧时会觉得无助,但婴儿趴着的时候,比较容易自由地活动。你试试看,拿一根棉花棒清清婴儿的鼻孔,或拿灯照婴儿的脸,他会本能地把头移开,避开让他不舒服的东西。所以趴睡的婴儿吐了奶,会本能地把头移开,避免接触这块又湿又冷的地方。另外,如果铺床的方法正确,吐出来的奶会被下面的浴巾吸收。  造成婴儿死亡的原因很多,患脑脊髓膜炎的婴儿有可能在睡眠中死亡,但趴睡不会引起所谓的婴儿猝死症,除非是仰睡。因为仰卧的婴儿可能因吐奶而有窒息的危险,他也许会吐出一大口奶,然后把奶吸入肺部,结果就呛死了,婴儿非常容易呛死。  侧睡的婴儿也许不会猝死,但他不能适当地使用肌肉,而且头部会变形。婴儿需要使用四肢和颈部的肌肉,但只有在趴着时才能活动这几个部位的肌肉。  宝宝仰卧时会显得很无助,因为不能像趴着那样,可以在床上移动,也不能像趴着那样,可以运动颈部。正常的宝宝一生下来,就会在趴着时抬头,并且可以转头换边,这样就会使用到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很快就能够把头抬起来挺住。如果宝宝到了两三个月大还不能抬头,母亲就要关注一下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仰睡的孩子通常脸型比较宽,而且后脑勺是扁的。  趴睡的宝宝有安全感,即使吐奶也是吐到床单上,不会有危险。趴睡的宝宝可以好好练习使用肌肉,头形也好看。让宝宝趴睡真的很重要!只有在下面这两种情况下,我们不建议父母让宝宝趴睡:一是没有按照正确方法铺宝宝的床,二是宝宝跟父母睡同一张床。趴睡的宝宝,肢体动作发展比较快,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仰睡的宝宝,肢体动作通常比较不灵光。http://jibing.jiankang4.com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