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青少年“性教育”现状堪忧

更新时间:2011-02-14 18:10:10

少女妈妈的出现,不外乎两方面因素:一是受到社会暴力的不法侵害;二是与“朋友”发生性关系。前者是她们无法左右的,后者则需要自己把握。之所以需要引起社会关注,是因为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性早熟,但他们的性心理还处在相当幼稚的阶段,而受到的性教育又存在滞后的现象,这很可能会毁掉他们一生的健康发展,甚至走上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准则的道路。青少年“性教育”现状堪忧  近年来,女学生未婚先孕的事情频频发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发生了这样的事,学校和家长该如何面对?他们在类似事件中应该负怎样的责任?又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这一系列问题,不能不让我们为之担忧,看来,在青少年中普及性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青春除了犯罪没有不可原谅的。揭短不是为了讥笑嘲讽,年轻人需要的是帮助,需要的是社会的理性引导。我们建议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孩子从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三方面巧妙地进行教育,打好青春期性失误“预防针”,包括开设性教育课程、青春期课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不再是谈“性”色变。  镜头一:  14岁女孩遭侵犯产下男婴  据上海《新闻晨报》2004年3月15日报道,近日,松江区某镇出现一起典型的少女妈妈事件。一名年仅14岁的初一女生茵茵(化名)在遭到性侵犯后,一个星期前在医院里生下一个男婴。  茵茵的母亲周女士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男子酒后乱性,强暴了茵茵,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无知加上恐惧,使茵茵在母亲面前再三缄口,没敢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妈妈,之后她仍照常参加学校的各项学习活动,而因为茵茵本来体形较胖,8个多月来,包括家人在内竟没人发现她已怀孕。直到今年的3月7日,茵茵突然肚痛不止。“你女儿是怀孕要生了。”周女士听到医生的诊断结果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其实茵茵早点和我说,事情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周女士对事情的结果感到非常震惊。据悉,警方已介入该事件,对侵犯茵茵的男子进行调查。  镜头二:  一中专生校内生子被开除  据云南《都市时报》2003年1月16日报道,“哇、哇、哇……”,1月5日,星期天。就在昆明普降大雪的这天晚上,寒冷让人们早早就钻进了被子里寻求温暖,可在云南某中专学校的女生楼里,晚上12点左右,突然传出婴儿阵阵凄惨的啼哭声。婴儿的哭声引来了女生楼的值班人员,她寻声找去,在女生楼的一卫生间里,发现一个刚刚出生的男婴儿,他还未被清洗,浑身是血躺在冰冷的厕所里,冻得直哭。  学校有关领导赶到学校后,顺着卫生间一路留下的血迹,来到了一间女生宿舍,并在床上找到了这名女生,她叫刘梅化名,今年才16岁。学校领导了解到,小婴儿的父亲是与刘梅同班的李华化名,李华今年也才17岁,家境贫困,但李华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这个专业的。当天上午,学校开会研究了对此事的处理,因此事在学校影响非常恶劣,校领导一致同意按学校的规定将刘梅和李华开除。  “性教育”是一项工程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青春期教育中性知识方面的内容,仍被安排在初二第二学期生物课的最后一个章节。一位初中老师说,这类课程主要是从解剖学角度讲解生理卫生知识,有关性心理知识的指导,在中学教育中从未涉及到。而有很多学校,特别是中小城市或乡村的中学,在讲授这一章节时,往往让学生自己阅读,老师并不讲解。这其中有师资力量的问题,也有封建意识在作怪。  近几年,全国许多大城市比如北京、广州等地,都将性教育搬上了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性知识,学生们甚至有望从中学起就学习使用安全套和紧急避孕等知识。这已经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这仍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真正需求相差甚远。  早已被心理学家证明了的———现在的孩子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发育滞后。那么,如今的孩子们生理发育提前到什么程度?心理滞后又是怎样的状况?有资料表明:大中城市少女月经初潮多在小学五年级,有的甚至更早;少男首次遗精则多发生在初一下学期或初二上学期。  青春期性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必须坚持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青春期性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项“工程”靠学校教材上那一点点内容不行;靠学校里的一个校医不行;甚至于靠一些热衷于这项工作的专家学者奔波于学校之间,开讲座也不行。青春期性教育需要的是:严谨、科学、实用、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一整套教材;需要有配合教材的详尽、有趣味的音像制品;需要有精通这方面教学的一大批教师;当然,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国家的认可,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