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老年性阴道炎sEnIlEvaGInITIs

更新时间:2012-11-23 10:05:14

        中医病名

    带下病,阴痒。

    定义及释义

    老年性阴道炎是因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上皮变薄,抵抗力下降使细菌侵入而引起的阴道炎症。亦称萎缩性阴道炎。临床上以阴部瘙痒,有灼热感,白带增多,呈黄水样,有臭味为主要表现。

    病 因

    西医病因

    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病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或未到绝经年龄的妇女,因某种因素行双侧卵巢切除,或哺乳时间过长等引起绝经,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上皮变薄,糖原含量减少,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繁殖生长等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

    绝经老年妇女和未到绝经年龄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绝经的妇女。

    本病占绝经老年妇女的30%,占所有阴道炎的5%。

    病机探微

    本病的形成系由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肾虚,精亏血少,肝肾不足,生风化燥,阴部肌肤失荣及肝郁脾虚,湿热内生,循经下注,浸渍阴部所致。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老年性阴道炎按其症状表现也归属在祖国医学“带下病”“阴痒”范畴中,因此辨证时应以阴部瘙痒程度及带下的性状、气味及伴见全身症状作为重点,参合舌、脉之象作出全面分析认证。老年性阴道炎有时带下中混有血迹,临证时应与来自其它部位的血性带下相鉴别。

    1.湿热下注

    主证:阴部瘙痒、灼痛,甚则坐卧不安,带下量多,色黄如水,或如脓,秽臭,伴见腕闷纳呆,心烦少寐,大便溏而不爽或干结,或见小便频急灼痛,舌红苔厚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分析:本清年老体弱,素体肝郁牌虚湿热内生伤及任带,故见带下异常;湿热之邪久渍阴部,故见阴痒不适;湿热日久累及尿道可见尿频尿灼痛等症;湿热内阻,脾失健运故院闷纳呆;心神失养故心烦少寐。余症为湿热内盛之象。

    2、肝肾阴虚

    主证:阴部瘙痒入夜尤甚,带下量少色黄或带下量多色黄如水,夹杂血丝,阴部干枯、萎缩,阴中灼热疼痛,伴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时有烘热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肝肾明亏,精血不足,阴部肌肤失荣故干枯,萎缩;夜间不足之阴旺于阴时,正邪相争,故阴痒以夜间尤甚;肝肾阴虚,精止亏少,清窍失养故见头晕目眩;外府失荣,骨失所养见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可见带下量少色黄;带下量多如黄水样,更加重耗损阴液致虚热更甚;伤及脉络可见带中混血。余为阴虚内热之象。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本病参考下列诊断标准。

    1. 绝经后有阴道分泌物量多,黄水样,严重时可有血样,脓样白带。

    2. 阴道、宫颈粘膜发红,上皮较薄,有小出血点,有时有表浅溃疡。

    3. 外阴有瘙痒或灼热感。

    具备l~3项可诊断。(于德春.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 第1版.辽宁科技出版社。 1991:10)

    症 状:阴部瘙痒,阴道灼热、疼痛,白带增多,呈黄水样或脓样,血样,有臭味。

    体 征:

    阴道呈老年性改变,粘膜皱襞消失,上皮菲薄,粘膜充血,有小出血点,穹窿部及宫颈处明显,触之易出血,有时有浅表溃疡,甚至出现阴道粘连,初起易分离,易出血,久之粘连严重,阴道闭锁,分泌物潴留导致阴道积脓。

    体 检:阴道呈老年性改变,粘膜皱襞消失,上皮菲薄,粘膜充血,有小出血点,穹窿部及宫颈处明显,触之易出血,有时有浅表溃疡,甚至出现阴道粘连,初起易分离,易出血,久之粘连严重,阴道闭锁,分泌物潴留导致阴道积脓。

    实验室诊断:

    阴道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及阴道脱落上皮细胞。

    鉴别诊断

    1.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均能引起白带异常,但二者病变性状不同。滴虫性阴道炎白带量多,质稀有泡沫并且无萎缩性阴道炎改变,分泌物涂片可查到滴虫,有助于鉴别诊断。

    2. 霉菌性阴道炎:白带量多呈豆渣样或凝乳样,阴道粘膜无萎缩变薄的改变。

    3.阴道癌;当老年性阴道炎出现阴道粘膜的溃疡及肉芽组织形成时应与阴道癌作鉴别。阴道癌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以水样或血水样为主,合并感染时可有恶臭。窥器检查时可见菜花状结节。若是溃疡型则边缘硬,溃疡深,病灶处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可确诊。

    4. 子宫体癌:多见于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前后与老年性阴道炎相似均有血性白带,但子宫体癌的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排出水样白带。窥器检查,可见宫颈口流出血性分泌物,内诊查子宫稍大。刮宫可取出颈管内膜及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后可发现内膜的癌组织,晚期可累及颈管内膜。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以补虚扶正为主,佐以利湿除热。

    本病的治疗要根据证候表现特点,进行辩证施治。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部瘙痒、灼热、干涩,或黄水淋漓、溃疡、灼痛。其病发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治疗上应以调理肝、脾、肾功能为主,结合伴见症状进行认证和遣方用药。以带下量多、色黄、阴痒为主证者,应清肝泄热、除湿止痒;如以带下量少,赤白带下,阴部干涩、灼热瘙痒者,则应滋补肝肾之阴,养血祛风止痒。同时要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治。注意高年血虚生风化燥作痒者不用或慎用利湿之品;湿热蕴结作痒者禁用刺激性大,腐蚀性强的外用药治疗。

    一、 辩证选方

    1.湿热下注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渗湿。

    方药:止带汤加减,茯苓20g,猪苓20g,茵陈15g,黄柏15g,桅子15g,山药20g,牛膝15g,泽泻15g,丹皮10g,车前子15g。若外阴灼热痒痛较甚,便秘,或溏而不爽者加大黄;合并湿热日久生虫者的加贯众10g,川楝 15g,鹤虱10g,白鲜皮10g以杀虫止痒。

    2.肝肾阴虚

    治法:滋阴降火,祛风止痒。

    方药;知相地黄汤加减。茯苓20g,熟地25g,山萸肉20g,山药20g,泽泻15g,丹皮15g,知母10g,黄柏15g,制首乌15g,当归10g,荆芥10g,防风10g。若带下量多色黄秽臭明显者加土茯苓15g,野菊花20g;带中挟血加茜草、乌贼骨各15g。

    二、专方验方

    1、枸杞根30g煎汤外洗,每日 1次。

    2.复方桃仙合剂:仙桃树叶120g(干桃树叶70g),仙鹤草6g,蛇床子20g,苦参30g,枯矾6g,黄柏20g。煎汤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

    中药:

    1.知柏地黄丸:本方滋补肝肾清虚火、适用肝肾阴虚型阴痒带下病。每次1丸,每日2次,连服半个月一疗程,温开水送服。

    2. 愈带丸:本方益气补血,化湿热止带下,适用于带下黄白相兼者。每次3g,每日2次,连服半月~l个月。若带下纯属湿热所为者禁用。

    针灸:

    针灸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疗效。

    1. 湿热下注:取穴:中极、下liao、血海、三阴交、蠡沟。奇痒难忍加曲骨、大敦;心烦少寐加间使。针刺用泻法。

    2.肝肾阳虚:取背俞、三阴交、太溪、曲骨穴,针刺补法。

    西医治疗

    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原则是增加阴道抵抗力,抑制细菌的生长。

    1.局部用药:用0.5~1%醋酸或1%乳酸,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增加阴道酸度。冲洗后每晚塞入阴道内乙菧酚片剂或栓剂 0. 25~0.5mg,共 7~10天。严重感染患者于阴道冲洗后喷撒。涂擦磺胺药粉,呋喃西林粉或其它抗生素(金霉素、庆大霉素)粉剂或软膏。

    2. 全身用药:口服乙菧酚 0. 25~0.5mg,每日 1次,共 7~10天,可代替局部应用,乙菧酚不宜久服或用量过大,否则可引起撤退性出血。

    其他治疗

    治疗思路与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表现在即发挥了西药疗效迅速快捷的优势,又体现了中药疗效稳固持久的作用,避免了长期应用西药的副作用。临床上可根据情况选用下述方案。

    1. 局部可以短期应用雌激素软膏外涂,配合较长期的口服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一贯煎等;以利病人提高抗病能力。

    2.局部按疗程应用抗生素软膏或粉剂,配合伍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如:蛇床子散外洗;百部30g,蛇床子30g,川椒30g,明矾15g,苦参30g。煎汤坐浴,每日1次,5~10天一疗程。

    3. 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局部应用抗生素已得到人们的认同,但对雌激素是否同时应用的意见不统一,因此临床可以采取慎重对待方式,以少用、短期用为原则。但对患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及子宫的恶性肿瘤或可疑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均应禁用。应积极寻找有效中草药治疗,以利病人。

    历史考证

    薛立斋在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所附治验中关于“肢体倦怠,阴中闷痒,小便赤涩,此郁怒伤肝脾所致……。”“阴内痒痛,不时出水,食少体倦,此肝脾气虚,湿热下注……。”及巢元方《请病源侯论》中“肾荣于阴器,肾气虚…虚则风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等论述言及了本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