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老年气管及食管异物的诊治与预防

更新时间:2012-11-28 13:31:59

.adbox1{float:leftadding-right:10px;width:280px;} .adbox1.titl{float:left;width:280px;} .adbox1.coox{border-bottom:1pxsolid#DD6800order-left:1pxsolid#DD6800order-right:1pxsolid#DD6800adding:10px0;text-align:center;width:278px;}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老年气管和食管异物患者156例,男65例,女91例。年龄60~88岁,平均67.7岁。其中伴有并发症者122例(78.2%)。食管异物144例,其中:枣核108例、骨类16例、义齿9例、肉类5例、金戒指2例和其它4例。异物部位:食管入口130例,第二狭窄8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12例,其中气管外套管、义齿各3例,鱼骨、蚕豆、大米、土豆块、黄豆、花生壳各1例。异物部位:总气管6例,右、左、双支气管各2例。

2.方法:食管异物局部麻醉98例,全身麻醉46例,采用食管镜探取。气管、支气管异物局部麻醉6例,全身麻醉6例,采用支气管镜、直达喉镜探取。

二、结果

食管异物硬食管镜探取97例,纤维食管镜探取21例,滑入胃由肛门排出25例,外科手术经胃取出1例。并发症:食管炎9例,食管穿孔5例,食管气管瘘、颈深部感染各2例,纵隔脓肿1例。术中造成食管损伤4例,食管穿孔2例。经保守治愈24例,开胸排脓治愈1例。

气管、支气管异物硬支气管镜探取7例,纤维支气管镜探取2例,直达喉镜探取2例,环甲膜切开取出1例。死亡2例:1例男性88岁,因长期偏瘫、衰竭致死;1例女性83岁,因将土豆吸入总气管延误时机死亡。

三、讨论

1.老年食管异物多见。本组占92.3%(144/156)。多因牙齿脱落而吞入大块肉、骨、枣核等,或戴义齿进粘食或睡眠时义齿脱落咽下;另外因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也易发生。食管异物的诊断不难,可行钡剂造影和x线摄片确定部位、形态。确诊后原则上应及时取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早期食管粘膜肿胀轻,有利于异物显露及取出。对就诊晚,继发感染并伴有脱水、衰竭、高热等患者应先给予支持疗法及控制感染后再手术。有心血管及肺部疾病者,应先改善心肺功能后再手术。

2.麻醉选择应根据异物性质、患者全身状况而定。hawki[1]指出对钝性食管异物采用局部麻醉食管镜取异物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本组对全身状况较好、无并发症、钝性异物用局部麻醉。对体积较大、尖锐、带钩刺异物用全身麻醉,以使环咽肌松弛利于异物取出,避免并发症。对有严重并发症者术中心电监护,以防意外发生。因麻醉不理想术者操作粗暴致食管损伤4例,穿孔2例。

3.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少见。本组气管、支气管异物仅占7.7%(12/156)。

老年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主因牙齿脱落加之机体防御性反射减弱,进食稍不注意即可将异物吸入气管。对不透光性气管、支气管异物,x线摄片可确定形状、大小、部位,进而决定探取方法。对透光性小的气管、支气管异物,除误吸、呛咳史外,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容忽视。

4.软硬管的应用应根据异物的种类、形状、大小及部位选择。通常首选软管。对一些探取困难的大异物,硬管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对特殊异物如带钩刺的义齿,必须在硬食管镜下充分扩张食管,看清异物形态、钩刺与管壁关系,使钩刺进入食管镜管口后一并取出。软硬管各有其优缺点,不能相互取代,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单位:牛玉梅(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邢奋丽(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安云芳(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李西秦(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通信作者:牛玉梅

参考文献

1,hawkidb.romovalofblunttoreigodies-fromtheesophagus.aotolrhinollaryngol,1990,99:935.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