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四大新观点教你保护心血管

更新时间:2010-09-22 13:28:22

  据世卫组织预测,2005年至2015年中国因为心血管疾病遭受的经济损失将达到5580亿美元。劳累、饮食、烟酒……以前一提心血管疾病,这些话题总会被自然引出。这次会议上,专家们发出了新的信号,抑郁、失眠等都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每天喝2至4杯咖啡有益健康。

  新观点一:刷牙也是在保护心脏

  (钱江会主席、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

  刷牙和心脏的关系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是火星对地球,不搭调。但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不好好刷牙,诱发牙周炎,产生的细菌进入血液后会对人的血管壁产生损害,日积月累,血管内会形成斑块,心血管疾病便接踵而至。

  人体口腔中有700余种细菌,多达几百万个,它们堆积在牙齿和牙龈之间,会引起牙龈炎。其中大部分无害,但一小部分可能引发并最终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等。这些细菌会粘连血小板,影响血流通畅。此外,还会阻碍免疫细胞和抗生素发挥作用。

  用一个形象说法来说明:如果口腔内的黏膜全部溃疡,其面积可达72个平方厘米,相当于人的手掌大小,试想如此多的口腔细菌通过这么大的面积直接进入人体,流入血液,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在导致的后果中,最可能患的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这是因为牙髓和牙周组织的感染,可以导致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终使你的心脏受“牵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勤刷牙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预防冠心病。

  新观点二:失眠增加心血管病患病风险

  (钱江会副主席、市一医院院长高炎)

  全球约30%人群睡眠困难,约10%以上慢性失眠。失眠,能使人在生理上出现免疫力下降、血压升高、食欲下降,心理上产生心境恶劣、焦虑紧张、冲动易怒,行为上出现疲劳、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睡眠结构会紊乱,浅睡眠可延长或无变化,但深睡眠会缩短,这可能是许多老人患心血管疾病的诱因。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慢性失眠患者发生心脏病、高血压、神经、呼吸、泌尿系统疾病、慢性疼痛和胃肠道疾病的比例明显比未失眠患者高。

  睡眠缺乏,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冠心病;睡眠缺乏,使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电不稳定性上升,最终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上升。所以,为了心脑血管的安全,让我们重归自然睡眠,享受美好生活。

  对于失眠的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去除导致失眠的精神、心理因素)、药物治疗(需避免引起药物耐受或依赖)和心理治疗。

  新观点三:每天喝2至4杯咖啡可防“心病”

  (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傅国胜)

  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疗中心对超过37000名荷兰人的生活方式所作的一项长期调查认为,咖啡的净作用(正负作用相减)是有益的,茶也一样。

  调查发现,每天喝咖啡不超过4杯的人,比那些完全不喝咖啡或喝4杯以上咖啡的人,患冠状血管疾病的风险要低20%;每天只喝1杯或更少量咖啡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增加36%;如果每天喝咖啡的量达4杯以上,那么心脏病发作的危险也会增加64%。

  绝经后妇女适度喝1-3杯咖啡可减少心血管炎症所致的动脉狭窄,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

  咖啡中有多种生物活性复合物,如抗氧化剂、烟酸和内酯等对健康都是有利的。不过,喝咖啡还是要注意,少放糖和牛奶,避免过多热量导致肥胖;宜于餐后或早餐时配糕点、不宜空腹或睡前喝;不可与酒同饮。

  新观点四:心情不好心脏也不会好

  (浙江医院心内科主任沈法荣)

  什么是抑郁?生理上可表现为整天极度疲劳、胃口变差、失眠或睡眠习惯改变、性欲降低、反应迟钝等;心理上忧郁、心情沮丧、兴趣明显减退、自我谴责等。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有1.21亿人患有抑郁症,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芬兰一项由8000例患者参加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心血管疾病与抑郁有关,特别是严重的血管性疾病。不同心血管病伴发抑郁情绪发生率如下:心肌梗死45%,冠心病40%,高血压病20%。随访6.6年发现,合并抑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上升。

  有研究指出,抑郁和焦虑会提升血压,影响心律,改变血液凝固状况,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和胆固醇指标升高。抑郁症和心脏病总是一前一后,结伴而行。因此,不少医院已经开出“双心”门诊:一方面要关注心血管健康,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要关注精神心理健康。

(实习编辑:李杏)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