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追根溯源防胃癌

更新时间:2010-09-21 09:57:31

  胃癌在消化道癌症中居首位。多发于40~69岁。如不手术切除,90%在1年内死亡。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为2~3:1。引起胃癌的原因很多,也有很多诱因促使胃癌形成。这些因素可归为:遗传、食入致癌物、幽门螺旋菌感染、胃黏膜损害和疾病等。胃癌往往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 临床上常见父亲患胃癌,几十年后儿子也患胃癌。日本是世界上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研究发现在美国定居的日本人后裔,如果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发病率仍然很高;如果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病率明显下降。说明遗传与生活、饮食有密切关系。有家族史的人只要重视营养卫生,保持心情舒畅,营养平衡,坚持锻炼等,同样可不患胃癌。

  食入致痛物质 要重视“癌从口入”,不让亚硝胺、苯并芘、黄曲霉素等侵入人体,禁食霉变、烟熏、烧烤和腌鱼、腌肉,不喝被污染的水等。吸烟者胃癌比从不吸烟者高50%,开始吸烟年龄越轻,死亡率越高。

  幽门螺杆菌致痛 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癌、恶性淋巴瘤、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溃疡等。日本研究胃肠病患者有80%感染此菌,如不积极治疗,其中30%可发展为胃癌;感染后用抗生素治疗者,未发生胃癌。检查此菌很容易,治疗也不困难,关键是预防此菌感染。要树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不喝生水和被污染的水,不吃不洁净的生菜瓜果,肉食要熟吃,生熟食品要分开专用砧板。儿童是易感人群,应特别受到关爱:严禁口嚼食物后再喂养幼儿,要有专用的饮食用具,用前要消毒好。经口的医疗器械,如胃镜、口腔科、耳鼻喉科的器械,不彻底消毒的不准使用等。

  胃黏膜损害和疾病 在胃腔表面有一层黏液吸附层,能保护胃黏膜不受细菌、病毒及致癌物质侵袭。胃黏膜屏障被破坏后,可形成胃息肉、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如久治不愈,局部营养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变异并不典型增生,最后形成胃癌。因胃病切除胃,剩余的胃称为残胃,残胃不能阻挡十二指肠液逆流,也可使致癌物渗入,引起炎症、糜烂、出血、溃疡形成,甚至形成残胃癌。所以胃切除术后,应重视康复。

  保护胃黏膜首先要管好口,嗜酒、饮食过咸、暴饮暴食都会破坏胃黏膜屏障。有人统计,喜吃过热的饮食、三餐不定时,会增加胃癌发病率4.2倍和1.3倍。长期低蛋白饮食,会降低胃酸缓冲能力,使胃修复力下降,有利于亚硝胺形成。适当增加蛋、奶、鲜鱼、鲜肉和豆制品,能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并能抑制致癌物形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防突变等,在抗癌和防癌中均有重要价值。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责任编辑:刘振龙)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