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医学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致脑梗死、心肌梗死1例

更新时间:2011-01-05 18:02:59

医学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致脑梗死、心肌梗死1例www.zige365.com2009-5-1216:09:40点击:次发送给好友和学友门交流一下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关键词】大动脉炎,多发性;脑梗死;心肌梗死患者,女,45岁。主因间断胸闷、胸痛1年余,腹痛,伴恶心、呕吐1d。于2007年1月20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胸痛,伴气促,不能平卧。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2mV,I、aVL、V1~3导联ST段压低>0.1mV,且呈动态变化。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此后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1年内间断出现胸闷、胸痛症状。1d前,突发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且随即再次出现胸闷、胸痛。患者3年前,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CT证实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经积极治疗无后遗症。2年前,因间歇性跛行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证实左下肢动脉闭塞,双侧静脉未见异常,后行抗栓、扩血管等治疗后好转。此次入院查体:双上肢血压(左侧146/86mmHg,右侧150/90mmHg),双下肢血压126/70mmHg,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主动脉听诊区闻及明显血管杂音伴震颤,肠鸣音活跃,心肺及神经科查体均未见异常。完善检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凝系列、心肌酶、血脂、血糖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42mm/h,风湿系列、梅毒筛选试验(-),抗ENA多肽(-),抗心磷脂抗体(-),IgG、IgM(-),CANCA(PR3)阴性。心电图存在明显V4~6导联ST段动态变化,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给予强化抗血小板、抗凝、扩血管等治疗。2d后行床旁彩色多普勒示:左颈内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管壁增厚,节段性狭窄,血流变细;腹主动脉管壁增厚,内多发斑块伴阶段性狭窄,狭窄处管径约6mm。随即行冠脉造影:右冠脉开口70%~80%狭窄,左冠脉回旋支狭窄50%。3d后,转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及腹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15d出院,并坚持小剂量激素长期口服。随访1年,未再出现缺血性血管疾病。讨论大动脉炎(Takayasuarteritis)是一种非特异性动脉病变[1],可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狭窄和闭塞,少数引起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从而出现相应部位的缺血表现。1908年,日本眼科医生Takayasu首先报道1例大动脉炎眼底病变,故又称“Takayasu病”。此病好发于女性[2]。病变侵及最多的动脉为主动脉弓及头臂动脉[3]。因其受累动脉不同,临床症状各异:(1)头臂动脉型,以脑部及上肢一侧或双侧缺血症状,伴颈、桡、肱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双侧血压不对称,可闻及血管杂音为表现。(2)胸腹动脉型,以下肢缺血症状、顽固性高血压,伴体检发现背部、腹部血管杂音及双下肢血压低于上肢为表现。(3)混合型,具备上述2种类型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发现累及冠状动脉的发生率已达9%~10%[4]。目前对该病无特异性检测方法。但多数病例均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α1、α2、γ球蛋白升高等,且血清抗主动脉抗体阳性率可达91.5%。若行眼底检查多能发现如视网膜脉络膜炎、玻璃体出血等特征性眼底病变;DSA、MRA或动脉造影均能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现临床多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学会(ACR)关于大动脉炎分类及诊断标准:(1)发病早,年龄<40岁;(2)间歇性跛行;(3)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4)双上肢收缩压相差>10mmHg;(5)一侧或双侧锁骨下或腹主动脉区血管杂音;(6)动脉造影异常。符合上述条件6项中3项,可诊断本病。但同时仍应除外先天性主动脉狭窄、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FMD)、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白塞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本例患者为女性,虽年龄偏大,但其起病隐匿,起病时间难以确定,不能除外其年轻时已发病可能。该患者短短3年内,先后出现全身多处大血管病变,且已行彩色多普勒、造影证实均为动脉病变,并存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符合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有报道称,多发性大动脉炎可分为活动期和慢性血管阻塞期。该患者无发热及全身不适症状,不支持活动期,考虑为慢性血管阻塞期[5]。处于此期,多项免疫指标可正常。此类疾病多迁延起病,受累动脉易形成侧支循环,因此治疗原则以免疫调节治疗为主;但此例患者存有严重冠状动脉及腹主动脉病变,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导致腹主动脉闭塞等严重后果,故选择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A),而后再考虑大动脉炎的免疫调节治疗。在该病的诊疗中我们发现,临床中对大动脉炎的误诊误治并不鲜见,源于对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认识不足。实践中,有人将大动脉炎亦分为3期:无脉前期、血管炎期、纤维化期[6]。无脉前期表现为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发热、肌肉关节痛,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缺血表现是本病最具特征性临床表现。另外,对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不够重视,也是导致误诊误治的原因,诊疗中往往忽略了脉搏、血压、血管杂音的检查,而无脉或脉弱常是诊断该病的重要线索,高血压为本病的一项重要表现,尤其舒张压升高明显者[7]。血管杂音是及早诊断该病的关键。而实践中还发现,采用不同频率的超声探头可以较全面、多部位地显示大动脉炎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8],可清晰显示病变血管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有无血栓、血流指数如何。因此,彩色多普勒已逐渐成为该病无创检查的首选。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我要投稿新闻来源:编辑:作者:相关新闻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